编者按:10月24日,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座谈会在湖南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双年展参展中青年艺术家、美术界专家学者齐聚湘江之滨,围绕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方向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对湖南美术创作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红网特推出《艺家之音》专栏,记录专家学者的艺术思想。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杨卫在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的座谈会上发言。
红网时刻记者 龙腾 长沙报道
“山水画,更是一种山水文化,要有人文的东西在里面。”在首届湖南·中国画双年展的座谈会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杨卫认为,山水世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但在此之上,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杨卫看来,艺术家们通过笔墨,把人文精神传递给山水,使这个山水具有人的血脉、骨骼跟气韵,笔下的“山”与自然之“山”是有区别的,因此传递“人文精神”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们做艺术,就是在不断地挖掘自己,这个自己是谁?我做当代艺术已有30年,但是我骨子里有很传统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一方水土及当地人赋予我们的人文精神。”杨卫结合本次展览及自身经历谈道,“自己”肯定是跟地域文化相关联的,这种文化有地方性,更有全球性。地域给人的东西是没办法抹杀掉的,尤其体现在中国的山水之上。
“文化不能以科技的眼光来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会发现,我们自身骨子里面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杨卫表示,如何在洗礼后重新回归,如何挖掘好传统的问题,如何通过笔墨语言表达出来,这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龙腾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