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陈彦兵 长沙报道
他们,都是退役军人;他们,退役不褪色,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身份。
近日,湖南省委作出决定,授予朱再保、甘厚美同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龙俊同志“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榜样与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更大贡献。
朱再保:从参战老兵到“民间环保第一人”
朱再保。
7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上,来自岳阳的91岁退役军人朱再保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同全体与会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会见。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朱再保,在合影时就坐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右手边。
1951年,朱再保参军入伍,走上抗美援朝的战场。在一次战役中,炮兵部队被派往前线。牺牲的战友在朱再保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我的生命是1800名战友生命换来的,只要活一天,就要对得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
1966年,朱再保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五年”,朱再保被迫终身离职休养。1978年3月,一直与绝症斗争的朱再保走进干休所附近一所中学,义务打扫厕所,从此走上了社会公益事业之路。
41年来,朱再保组织岳阳全市青少年,在环保、扶贫、救灾、助学、助残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公益行动。岳阳楼区不少残疾人生活十分困难,朱再保就动员学生帮助改善残疾人生活。
事无巨细地干了几十年,朱再保一度成为岳阳4000多所学校的校外总辅导员,累计帮助了岳阳市14个县3万人次的失学儿童,累计带动捐款600万元,捐赠大米400吨、学习用品80万件。
1986年,洞庭湖区气候反常,湿地生态破坏严重,部分物种消失,引起了朱再保的关注。从此,朱再保把公益事业的重点放在了环境保护上。
30多年来,朱再保以岳阳全市在校青少年为服务对象,先后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接轨全球环保等“十大教育系列”400多项环保主题教育与实践行动,累计开展8000万人次的环保主题教育,编写了150多万字的宣传材料,印刷600多万份免费资料。
2001年3月,他创办了湖南省首家环保民间组织——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目前,10万名青少年加入这个协会。2015年3月,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被中宣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全国环保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为保护东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候鸟安全越冬,他发动环东洞庭湖5县(区)50万名湿地使者,开展“护鸟、护鱼、护水、护一切生物、不网捕、不毒杀、不买卖、不食用洞庭鸟类”等行动,组织捐粮40吨,救助受灾鸟类。
1999年,他响应团中央号召,发动岳阳全市青少年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在华容县幸福乡五公里临长江大堤外侧,植防洪林1500亩20万株,成为3.2万名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林。2003年,他拿出环保奖金并积极协调社会捐助,在铁山水库毛田畔植护水林600亩。后来,他又两次捐出奖金,发动12所中小学学生植树3000亩45万株。2013年,他荣获第六届全国“母亲河奖”。
因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朱再保被誉为“洞庭湖湿地保护的先驱”和“中国民间环保第一人”,成为湖南省一张响亮的环保名片。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了这位中国环保志愿者。
“环境保护关系民族兴衰。我是一个老兵,有义务、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的环境。”尽管年事已高,但朱再保仍如年轻战士那般,保持着战斗的激情,奔走在社会公益事业的道路上。
甘厚美:坚守初心深藏功与名
甘厚美。
湖南浏阳有这样一个深藏功名的真英雄,92岁高龄的甘厚美。
在南征北战的岁月里,甘厚美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20多场,赴汤蹈火、屡立战功。伤病复发、复员回乡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20多年,严于律己、自力更生。
穿行于战火硝烟之中,进出于枪林弹雨之间,其艰难困苦自然可想而知,但甘厚美却甘之如饴。
当解放战争需要时,他参军入伍,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重伤后醒来,他说出的第一句话仍是“轻伤不下火线,让我留在战场”。
退休之后的他,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从不抱怨,从不消沉。数十年如一日,在他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国家还不富裕,大家的日子也苦,在那种艰难的时候,我怎么好意思去开口。”
按规定,甘厚美有资格作为伤残军人复员,但他却以“我不能成为国家包袱”婉拒了。因为他总是认为,自己没能为党和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甘厚美妻子在去世前生病多年,他却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离休干部的身份,帮妻子拿过一盒药。
他是多次立功的“人民功臣”,却从不肯居功自傲,甚至从不将勋章示人,而是让自己完全融入普通人中,成为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甘厚美对待名利的态度,就像一把无形的尺子,量出了一名共产党人品格的厚度。“荣誉属于党属于部队,不属于我个人!”“我那么多战友牺牲了,我能活下来,还有什么资格向党和政府提要求。”这是他说得最多的话。
伤病复发的医治费用原来可以报销,但他却宁愿自己承担,因为“不能这样去占公家便宜”。
孩子上学就业,别人可能会想办法托关系,他却从不动这些心思,因为“想吃‘国家粮’,就要自己去努力”。
家庭负担重,原本可以向组织求助,他却从不张口,因为他总是“不以功劳为资本,甘洒汗水为公家”。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辈子让我骄傲的事情,一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二是没有占公家一分钱便宜,三是教育孩子凭自己的本事吃饭。”
他始终把荣誉归于党,归于部队,归于牺牲的战友,却从不归于自己。
龙俊:驻村一线助脱贫生命留在那片热土
龙俊。
今年7月29日,龙俊在骑摩托车去村里的途中,不幸遭遇交通事故。龙俊走了,在同事、群众、亲人、朋友的不舍中,58岁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他热爱的那片热土中,镌刻在他情之所系的群众心里。
1982年10月,龙俊从部队复员到中国农业银行保靖县支行工作,当过储蓄所、营业所主任,也干过银行保卫和后勤工作。
为响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这个退伍老兵勇挑重担、主动请缨冲出大院,奔向了田野,开始新的“战斗”。
2015年4月,龙俊来到了碗米镇美竹村,担任驻村扶贫队员。由于业绩突出,2016年2月,他再度出征,转战毛沟镇如景村。
2018年3月,保靖农业银行扶贫村更换至毛沟镇阳坪村。龙俊再次请缨来到阳坪村,“行里年轻人多,用电脑办业务我不如他们,但驻村扶贫我有经验,我一定比年轻人干得更好!”
5年多的时间,他在2镇3村扶贫,始终保持着一名退伍老兵敢打硬仗的本色,投入扶贫工作。工作成效有目共睹,经他直接帮助过的建档立卡户,有59户221人脱贫。
“彭媛,今年的猕猴桃掉得多,你要多抽时间看看啊!”“草长疯了,比猕猴桃藤还高。”“有几只大雁粪便颜色不对,你要注意啊!”阳坪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媛说,她时常会接到龙俊的电话,提醒她看看猕猴桃的情况。看着300多亩的猕猴桃园和成群的鸭子、鹅、大雁,彭媛又想起了合作社成立初期,龙俊帮过她的点点滴滴。
2015年,阳坪村村民彭媛回乡创业,组建了阳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全村66户建档立卡户全部参与土地流转、务工。2019年,彭媛想扩建一个黄金果猕猴桃育苗基地,苦于资金需求过大,一直无法实现。得知彭媛的困难后,龙俊主动找到她,并到农业银行积极协调,为她成功申请到低息贷款50万元。
这笔贷款到彭媛的账上,仅仅用了15天。后来,龙俊隔三差五就要到果园里转一转、看一看。
“再也接不到龙哥的电话,再也听不到龙哥熟悉的声音了。”彭媛介绍,今年丰收成果还不错,以每亩3000元计算,收入应该超过100万元;养殖的5000多只鸡、1000多只鹅、200只大雁,也在陆续销售。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龙俊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为养蛙创业者申请5万元的低息贷款,为帮扶户家里的孩子联系热心人资助她完成学业,为建档立卡户的脑瘫儿子申请轮椅,为房屋破漏的家庭申请危房改造经费……
如今,村里400亩柑橘完成了品改低改,200亩辣椒喜获丰收,3.3千米道路完成硬化,182户820名村民喝上了安全放心水,村间道也被72盏太阳能路灯照亮,59户厕所进行了改造。
儿子龙小丹在父亲出事后先后两次来到阳坪村,走走父亲每天走过的道路,看看父亲日夜牵挂的村民。
龙俊走了,在同事、群众、亲人、朋友的不舍中,58岁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他热爱的那片热土中,镌刻在他情之所系的群众心里。
来源:红网
作者:陈彦兵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