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杨 尹维龙 记者 蒋楠 衡阳报道
村内环境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委办公楼内村民正络绎不绝地前来办事,村干部热情接待。走进常宁市兰江乡景星村,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番新景象,很难相信,该村之前居然是“软弱涣散”村。
“村干部以及党员的态度改变了很多,思想觉悟大大提升,村里组织的每次会议和活动,大家都积极参加。”该村党总支书记吴世雄欣喜地告诉记者,村党总支筑起了坚固的“战斗堡垒”,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村里形成一股人人争先的好风气,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到“坚强有力”的大蜕变。
景星村过去因历史原因矛盾纠纷多,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不担当,村民对村两委不信任等问题,在今年年初被扣上了“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村支两委班子形象一落千丈。兰江乡党委政府痛定思痛“刮骨疗伤”,通过狠抓班子、党员队伍建设,找准问题,精准施策,进行了全面排查剖析和整改。
今年5月,景星村专门成立了议事会和监事会,选举出村民最信任、最具能力的17人担任议事会成员,3人担任监事会成员,超过5000元的项目由议事会商议通过,项目资金由监事会全程监管,向村民公开“晒”账本、亮“家底”,实现村民与村务的“零距离”接触。
不仅如此,对涉及财务收支、计划生育、扶贫救济、低保审批、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等内容,该村及时在公示栏公开,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对村务工作也更加支持。
目前,景星村正准备将110亩水田和360亩旱地流转出去,通过农户+股东的形式,增加村民收入;大力实施劳务增收工程,积极与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联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家政、服装加工,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免费技能培训;针对性开展贫困户医疗保障、小额免息贷款、就业培训等方面扶贫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步伐越走越有力。
景星村从“问题村”到“亮点村”的变化,是常宁市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的一个缩影。
立足治“软”,调书记配班子;立足治“弱”,抓培训创载体;立足治“散”,抓运行立规范;立足治“乱”,建制度严管理;立足治“贫”,理思路抓帮扶;是常宁市深入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的具体举措。
今年来,常宁市从源头上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祛病”,深入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制定了《常宁市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具体方案》,明确了各乡镇(街道)联点领导和工作责任,即每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分别由1名市领导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机关单位结对。市领导走遍联点乡镇(街道)所辖的每个村(社区),逐村(社区)分析情况,形成分析报告,对症下药进行整治。先后调整撤换了12个不合适或不胜任的村级党组织书记,补齐了12个空缺的村级党组织书记,选派党建指导员7名深入“两新”党支部整顿,选派30名第一书记到软弱涣散村(社区)开展整顿。
同时,大力推进“1822”工程,从18周岁左右的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中毕业生或22周岁左右的大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以及30周岁以下的复员退伍军人、返乡能人中,选出一批到村任职。加强村级干部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抓好村级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村级组织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村级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增强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全面深化基层治理“一核五会”新机制实施,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财务管理等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级事务决策、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目前,常宁市2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摘掉了后进“帽子”,迈开了“步子”,真正成为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头雁”,助推全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杨 尹维龙 蒋楠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