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现场。
红网时刻12月2日讯(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李合锋)防护用品的穿脱还有严格的步骤规定?假如带有病毒的血液不小心刺入了实验人员的手指,那该怎么办?12月2日,湖南疾控中心举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参演人员正在进行二级防护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穿脱。
本次应急演练共设置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为二级防护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穿脱顺序的现场展示。参加演练人员先后进行了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规范操作,包括到达现场前的准备、现场处置过程中的个人防护、退出现场后个人防护用品的洗消等等环节。
防护服的完整穿戴已经完成。
记者在现场看到,将演练人员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防护服,穿脱并不像平时穿衣服那么简单,穿脱加起来共有22步。穿之前必须手消毒,先穿什么,再穿什么,如何脱除手套,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先后顺序也不能出差错,否则就有可能被感染。
第二场景是视频演练模拟实验室操作感染性物质时发生皮肤刺伤的应急处理。演练一开始,一名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测操作时,因样品管突然破裂划伤拇指,血液标本洒溢在生物安全柜内。参演人员沉着冷静,妥善进行了应急处理,并逐级上报,规范地完成了各项步骤。
通过演练,测试了生物安全委员会工作人员在发生生物危害时,紧急应对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效率,检验实验室在生物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也健全完善了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对保障中心环境、工作人员以及客户的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次演练,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石国勇、应急办主任李志源、办公室二级调研员李珍球、疾控处副处长袁翔以及中心全体领导班子参加。
相关链接:
二级防护的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和穿脱顺序
1、穿戴顺序:
准备:在经过培训的监督员在场的情况下,检查全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备、完好无损、大小合适。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整理头发,脱去外套(有必要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铺设穿脱防护用品的垫单。
步骤1:手卫生(七步洗手法演示:内、外、夹、弓、大、立、腕);
步骤2: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3:戴医用防护N95口罩,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4:戴内层手套(手套气密性检查);
步骤5:穿防护服(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防护服裤腿覆盖胶靴外面);
步骤6:穿防水靴套;
步骤7:戴护目镜;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外层防水隔离衣袖口);
步骤9:监督人员协助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不影响诊疗活动。
2、脱摘顺序: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有经过培训的监督员在场,监督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防护眼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必要时可协助医务人员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进行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脱防水靴套,消毒外层手套(脱防水靴套后站到垫单上);
步骤4:摘护目镜或面屏,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5:解开防护服粘胶,消毒外层手套,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脱防护服,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内层手套,手消毒,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8:摘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9: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脱内层手套,手消毒;
步骤11:脱工作服,洗手、手消毒;
步骤12:监督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及时消毒,并报告上级部门,必要时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步骤13: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沐浴。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李合锋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