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帮扶在一线丨全省首创!“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郑海青 周健 稂文杰 编辑:姜珊 2019-12-18 09:34:2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全国首创“一键式”精准助学模式,全省首创“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创新方式精准调度推进“三落实”……今年以来,衡东县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动,高标准提质,高水平服务,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创新工作模式,打通消费扶贫最后一公里,走出了一条具有衡东特色的脱贫攻坚之路。截至目前,衡东县3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稳定“摘帽”,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31%。

7.jpg

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难觅荒芜之田,田垄整齐划一。石珊/摄

衡东兆丰农业有限公司木耳种植基地喜迎丰收。肖亚辉/摄

红网时刻记者 石珊 通讯员 郑海青 周健 稂文杰 衡阳报道

“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就要发挥到哪里!”

近年来,衡东县坚持党建引领、实体带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成功探索出一条把“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洣江农林公司支部带动贫困人口500人种植软条白沙枇杷100亩,吸纳贫困人口长期就业58人;湘源生态公司支部带动贫困人口197户583人;青青草黑土猪合作社支部带动贫困人口326人实现增收……

衡东县选准“领头雁”,选派“指导员”,不断建大建强基层党组织。截至2019年底,该县在扶贫产业链上新建党组织34个,联合企业党组织21个,建强原有村党组织181个,带动贫困户3200余户9650余人增收,确保了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脱贫不返贫。

难觅荒芜之田 青鸦村村民收入屡创“新高”

走进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宽敞整洁的道路逶迤延伸,像丝带一样把一栋栋小洋房串联起来,一口口蓄满水的池塘镶嵌在碧蓝的田野间,一垄垄农田错落有致,长满了“希望”。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里难觅荒芜之田,村民房前屋后整洁敞亮,未见随意丢弃的垃圾。

村部便民服务中心宏伟宽敞,村里老人三三两两在文化广场上唠着家常,静享冬日暖阳。丝毫看不出这里几年前还是人心涣散的省级贫困村。

衡东县大浦镇青鸦村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敖文景/摄

为实现村民脱贫致富,该村把党建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衡东县清雅田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贫困农户”模式,把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形成了党群干群新互动。

“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改变落后面貌的总抓手,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上下同心,男女同心,干群同心’的工作局面。”青鸦村党总支书记邓文彬透露了脱贫致富“秘诀”。

12月2日,在青鸦村油茶种植基地,数十名村民趁着晴好天气给油茶树挖坑施肥。虽说冬日时节,山头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

村里66岁的贫困户邓南爱今年已经在油茶基地做了120多个工。“现在只要我们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几乎人人都有事情做。我每天在基地做几个小时,一天65块钱,和大家一起干起来,不拖村里后腿,日子过得也舒心!”说着,他又甩开膀子挥舞起锄头。

????_20191212220721.jpg

12月2日,在青鸦村油茶种植基地,数十名村民趁着晴好天气给油茶树挖坑施肥。

今年青鸦村又流转土地1000余亩,新造生态油茶基地300亩、脆枣基地200余亩、名优水果采摘园200余亩、花卉苗圃100多亩,还发展了黄牛、山黄鸡等养殖业。

去年,青鸦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产业搞得好,村民乐开怀,今年村民的收入又将创新高。

青鸦村是衡东县“党建引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衡东县让党支部在产业扶贫中“挑大梁”“唱主角”,锻造了一支扶贫铁军。

从“懒鬼”到老板 非公企业支部成为村民“聚宝盆”

党支部“怎么建”才能发挥最大效益?除了像青鸦村这种由村里负责,村党总支书记担任负责人外,衡东县还鼓励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或合作社,设置非公企业党支部。

在衡东县新塘镇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一个个大棚点缀在田野间,一簇簇木耳如花朵般竞相绽放。这样的食用菌产业扶贫基地,衡东县共有5个,种植黑木耳面积达500多亩。

2018年,新塘镇桔林村贫困户文玉林看见种植黑木耳的市场潜力,牵头成立新塘黑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兆丰公司合作,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全村20户贫困户种植黑木耳50亩。

“以前我是人人嫌弃的‘懒鬼’,后来靠种植木耳脱贫,年收入9万余元,现在还带着乡亲成立合作社,一起脱贫致富。”由“懒鬼”到“致富能手”,文玉林无疑是党建引领产业扶贫的最大受惠者。

文玉林在自己培育的白木耳种植大棚里。

衡东兆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崇明介绍,兆丰农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入股分红+贫困户自主发展”模式,在支部的引领下,带动261户贫困户、821个贫困人口种植黑木耳330余亩,每亩收益达8560元。

对于企业或合作社已建有支部的,衡东县如何让现有支部发挥最大效能?衡东县扶贫办主任谷建辉告诉记者,该县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完善支部功能,并选派精干力量担任党建指导员,加大对“产业链”上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

全省首创 创新推行“党员创客”项目

目前衡东县“党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模式已经成熟,为全省首创,获得湖南省扶贫办点赞。

今年来,衡东县聚焦“村集体经济空白”痛点,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衡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志毅介绍,为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该县对帮扶单位在资金使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在支部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的试点阶段,县财政为6个试点单位提供了200万余元的产业扶贫资金。

同时,衡东县还突出“人才示范引领”热点,创新推行“党员创客”项目。全县共有247名农村党员创客进入党支部班子,202名农村党员担任扶贫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组长,发展产业合作社1000余家。

衡东县委书记吴伟生表示,衡东县围绕“建长效”,精巧走活乡村振兴“大棋局”,把党建引领产业扶贫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深度融合,达到同频共振、互助互兴。目前该县培育了800多名农村党员创客,通过建在扶贫产业链上的支部将他们凝聚起来,在农村党员创客的带领下,“大众创业”热潮不断。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郑海青 周健 稂文杰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13/63407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