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网专访丨陈文胜:“三农”专家应有农民立场和基层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张立 2019-12-23 23:33:04
时刻新闻
—分享—

2325.jpg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中央农办专家委员、湖南省委“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陈文胜接受红网时刻专访。

红网时刻记者 王义正 长沙报道

今年开始,陈文胜的行程越来越紧凑,上午从一个地方调研回到长沙,下午就要出差去另一个地方已渐渐成为了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三农”专家这个听起来“土味”满满的称号,在当前却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自1992年在乡镇参加工作至2005年调进湖南省社科院,后调入湖南师范大学被聘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担任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从事三农理论研究工作,陈文胜这一路走了27个年头。

虽然身份一改再改、角色一变再变,但陈文胜心中的那份赤诚和坚守却从未动摇,“泥土”中孕育出来的品格似乎更加纯澈、朴素。

潜意识里的农民立场、基层情怀

陈文胜出生在湖南衡阳一个偏远山区,“农民的儿子”是他给自己镂刻上的原始印记。无论是后来成为基层干部还是晋身为专家学者,自小在农村中浸润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处世方式,决定了他在思考问题时潜意识中不可避免带有农民的立场。

陈文胜就职于乡镇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

置身于改革开放后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业化、城镇化历史进程,能见证中国乡村的经济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变迁,可谓是生逢其时。

但乡镇政府作为中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如何在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农民与土地等多重关系中进行准确定位,却是当时包括陈文胜在内所有农村基层工作者都必须时刻要面对、时刻要思考、时刻要处理的现实焦点问题,也是非常难以把握的现实难点问题。

“当时对三农的研究,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做一个象牙之塔的学者,在乡镇进行了许多田野调研,包括写文章或面对面与学者交流,都是为了探索破解现实工作中的三农问题有效途径,也因此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现实资料。”陈文胜说。

上世纪90年代,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红利激发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随着改革的重心逐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的发展逐渐服从于工业和城镇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下对乡村资源不断吸取,农民负担不断攀升,农村干群矛盾不断激化,乡镇成为了三农矛盾的聚集地。

陈文胜坦言,他可谓是在乡村干群关系最为紧张时期艰难开展三农工作,真正体会了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危险的三农危机。“而正是这些问题,不断引导我作为乡镇干部进行思考,对‘三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陈文胜说。

16.jpg

担任乡镇党委书记时期的陈文胜。

一种无知无畏的呐喊

早在乡镇就职时,陈文胜就阅读了大量关于“三农”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以支撑起思考需要。

彼时农业税费还没有取消,很多学者和官员把基层干部看作是“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陈文胜作为“三农”第一线的具体实践者,觉得应该有责任向社会揭示问题的真相。

他从直觉到思考,进而深入调研探究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有感而发写了一些小文章,开始在网上不断地发出不平之鸣。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不懂学术的基层干部,因为实践是不规则的,而理论是规范的,以不规则的实践来评价规范的理论,肯定会贻笑大方。因此,在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对三农问题的一些评论,与其说是基层实践与理论前沿进行对话的一种声音,还不如说是无知者无畏的一种呐喊。”陈文胜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激情,用笔名在报刊杂志和网络上发表了诸多“三农”问题的观点,通过以文会友结识了一些决策机构的领导和三农研究的学者,这也彻底激活了他埋头“三农”研究的决心。

从小有名气到颇有名气,再到被调入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专事“三农”问题研究,陈文胜始终在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

然而,当他放下卷起的裤管,真正从田埂走进“象牙塔”后突然发现,原来很多东西跟自己想象的并不太一样。

进入社科院后,他发现理论研究、特别是学术论文,要求更多的是注重严密的逻辑性与规范性,不同的学科就有不同的话语体系。而在乡镇工作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可行性、针对性。

“理论研究大多从一定数量的个案抽象为普遍认识,基层实践面对复杂的差异性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陈文胜说,进入省社科院后不久,他就明显感觉到了乡野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差异,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甚至让他产生了些许的不淡定。但反复思考后,陈文胜却依旧坚持,理论知识不足应该恶补,但基层实践的重要性决不能忽视。

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从历史的视野中研判现实问题,如果现在认为是一个问题,而过去的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是不是一个问题?在未来还会不会是一个问题?普遍存在缺乏灵活性的本本主义问题,强调的是战略性和前瞻性。

基层实践大都从政策要求、农民需求和行政效率、社会影响等维度来研判现实问题,只要现实中有问题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一应对,往往在政策目标与现实状况、上级要求与群众意愿之间进行平衡与折中。

而社会的快速变化,每天都会有新问题新矛盾,往往对昨天的问题还没有及时归纳总结,今天就要立即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因而基层实践的实用主义思想比较严重,重方法、重目前,轻战略、轻长远,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强调的是目标性和时效性。

“尽管如此,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而实践不需要理论来批准。实践最需要的地方,是理论创新空间最大、最有前途的地方。”陈文胜认为,农村基层实践处于“三农”问题最前沿,对乡村社会的快速变化反应最为敏捷。

230.jpg

武冈市被确立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调研基地”,陈文胜代表专家组为武冈方面授牌。

农村问题,书上不会有现成的答案

陈文胜总结道,研究三农问题就必须“问计于基层,求教于实践”,因为解决农村现实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求教于基层的第一线实践,才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陈文胜虽然进入了社科院,但他的研究室始终在乡间田野。

为了分析取消农业税后湖南农村的乡村债务状况,他采取实地和问卷两种调查方式对全省129个乡镇,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深入调查,才写出了《乡村债务的社会公共危机研究》的调研报告。

2007年,他主持在全省开展了新农村建设万户农民问卷调查和千名基层干部问卷调查,并分别进行了典型访谈。调查的范围遍及各个市州的31个县55个乡镇的万户农户和千名基层干部。调查的内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以此为基础完成了一系列调研报告。“我此后的许多研究成果都是从这次调研中产生的,如果缺乏‘接地气’的调查研究,就难以产出切合实际的学术成果。”陈文胜说。

进入省社科院后,陈文胜一边潜心研究,一边着手搭建了一个共领域内学者交流的高“段位”平台。

他和他的团队一道,白手起家创办了学术辑刊《中国乡村发现》,历经13年,至今已经出版了50多辑,力求“用基层的视角反映真实问题,用专家的智慧解读三农难点,用决策声音描绘政策走向,用民众呼声促进科学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读者、决策层、理论界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定期向全国出版发行的知名三农学术读物和三农学界的知名学术品牌。

同时,他还创办了“中国乡村发现网”“湖湘三农论坛”等学术交流品台,在国内外“三农”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如今陈文胜可谓是著作等身、荣誉傍身,是国内外知名的重量级“三农”专家,在受聘中央农办专家委员后,今年又受聘为湖南省委“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一职。到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岗位上为止,他始终为基层呼吁、为农民呐喊,特别是反映农村基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揭示乡村治理难点痛点的调研报告,为基层减负发挥了一定作用。

乡村振兴国之大计,如今陈文胜越来越忙,但却也越来越充实,越来越有干劲。因为他一生的梦想,正埋藏在育养他的这方土地之中。

陈文胜简介

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博士、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湖南省委“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五个一批”人才、湖南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农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一般项目15项、其他项目28项。出版学术独著4部、合著7部、编著60多部。在《求是》《政治学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刊及其他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国家级文摘类报刊转载、摘录20余篇。

来源:红网

作者:王义正

编辑:张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12/23/64110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