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要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只有干部担当才能成就事业,只有组织担当才能造就担当干部。
一、认识组织担当之重
第一,担当是红色传承,为担当者担当锤炼了共产党人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是勇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毫不迟疑地将“救亡图存”的责任担在肩上;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以开天辟地的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勇气,探索出一条改革开放之路;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第二,担当是湖南基因,为担当者担当铸就了湖湘精神。湖湘文化,最突出的精神特质就是“担当”。从曾国藩、左宗棠到黄兴、蔡锷,从毛泽东、刘少奇到胡耀邦、朱镕基,湖南人传承着“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闯关夺隘攻坚克难的英雄气魄、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省委正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际举措。
第三,担当是事业需要,为担当者担当提振了干事创业勇气。事业召唤担当。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中央和省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出台激励干部担当的制度文件,提拔重用担当干部,宣传推介担当典型,及时调整处理不担当干部……让干部真切感到,敢担当、勇作为不会吃亏受挫;混日子、不担当不可能得利占便宜。真正营造了为担当者担当的良好环境,有力推动了党员干部聚精会神抓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
二、正视组织担当之困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力,担当意识缺乏,存在“不想担当”的问题。担当教育缺失,对担当作为认识不深、思想不纯、境界不高,有的甚至幻想回到原来的“宽松软”状态,日子好过点、安逸点,不敢闯,不愿干。
二是权责边界划分不清,担当作为掣肘,存在“不好担当”的问题。有的权力边界不明晰,干部不清楚什么该干、什么干不得。有的权责不对等,导致不少干部无所适从。
三是能力不强办法不多,担当效果欠佳,存在“不会担当”的问题。有的思维观念固化,习惯于凭经验看问题、按老套路出牌;有的知识老化,对新知识、新业态不熟悉、不了解;有的工作方法僵化,对新政策研究不透、把握不准。
四是评价机制不科学,用人导向不鲜明,存在“不愿担当”的问题。考核不精细,考察不精准,考用结合不到位,干部担当不担当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五是纠错容错机制不健全,追责问责泛化,存在“不敢担当”的问题。问责多了,就会出现“洗碗效应”和“破窗效应”,干的不如看的,干的易出错,出错该追责,看的不出错,提拔有机会,导致一些干部怕追责不敢担当。
三、探寻组织担当之路
一要用伟大理想引领人,从政治忠诚上教育干部主动担当。大力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强化理论武装,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和改进政治建设考察,把为担当者担当作为考察的重要内容,把好政治关。加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督促检查,引导党员干部在对标对表中找方向、明思路,从思想深处乐践初心、勇担使命。
二要用事业发展凝聚人,从能力提升上促使干部善于担当。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使干部的专业素养适应发展需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大的舞台和最好的课堂,选派干部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信访维稳、项目攻坚一线历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砥品质、长才干。
三要用鲜明导向激励人,从选拔任用上推动干部争相担当。把敢不敢扛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评判优劣、奖惩提升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及时把勇于担当的干部纳入组织视野,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实绩突出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
四要用人文关怀温暖人,从环境氛围上引导干部乐于担当。精准科学实施函询、谈话和问责,防止简单化,提高针对性。正确对待被问责和受处分干部,表现优秀的,该使用的及时大胆使用。厘清职能权责边界,避免把责任层层下移。关心关爱担当作为干部,确保干部合理的津贴、补贴应发尽发,该有的休假、体检等权益应享尽享,努力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生态,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强大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肖百灵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