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长江君山区右岸洪水港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于当日正式建成通水。
当天,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范金星(右二)、岳阳市副市长杨昆(右三)出席通水仪式。
伴随一声通水令下,长江水源源不断流入华洪运河,再经华洪运河流向华容河北支,最终汇入洞庭湖。
岳阳市长江补水工程图。
红网时刻岳阳1月15日讯(记者 罗玲 通讯员 冯伟)1月14日,长江君山区右岸洪水港旌旗招展、人声鼎沸,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于当日正式建成通水,伴随一声通水令下,长江水源源不断流入华洪运河,再经华洪运河流向华容河北支,最终汇入洞庭湖。这将有效解决华洪运河和华容河沿线水资源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保障华容、君山两地近100万亩耕地的灌溉和生态用水需求。据悉,该工程是全省同类型、同规模工程中建设速度最快、资源利用效果最佳的工程,树立了岳阳市水利建设史上的新丰碑。
上午11点左右,来自长江的水通过水渠缓缓流向洞庭湖。来水虽没有波涛汹涌般的湍急,但却能让人感到源源不断持续向前的流动感。引得围观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华容、君山位于长江、洞庭湖交汇处,藕池河、华容河、华洪运河流经境内,过往围湖造田、过度开发,加之长江上游三峡工程等水库群陆续建成,导致长江上游来水急剧减少,三口水系断流时间延长,一度陷入“守着水窝子喊渴”的尴尬境地。通过长江补水解渴华容、君山,迫在眉睫。2018年,省委书记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专门就洞庭湖北部地区补水工程作出重要批示,正式掀开补水序幕。
作为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应急实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岳阳市于2018年9月30日在华容县潘家渡运河闸正式开工建设。
下午3点,随着江水上涨,水也变得比往日浑浊。
附近村民王正合和同伴正对着华洪运河在讨论:“这个水真的是在慢慢变深啦,以前就连水草都看得见。你看,现在水都淹到这了。”顺着手指的方向,华洪运河河床已经干裂的泥土,正渐渐被江水淹没,不一会儿,就只剩几棵杂草露出水面。王正合说,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量了。以前,附近的居民都会在河流打水用,甚至还有人在河边洗澡。多年来,华洪运河的水要么干枯、要么很浅,在家附近见到如此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这几乎是多年来的头一次。
“水位上涨了不少,至少上涨了0.5米,水量也在原基础上增加了起码3倍以上。”一旁的围栏边,附近居民高胜利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家住华容县三封寺镇辅安村的高胜利每天傍晚都会沿华洪运河边散步。在新闻上听说岳阳长江补水工程通水的消息,他迫不及待地来到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高先生回忆,10多年前,华洪运河的水不仅水量大,还特别清澈,住在附近的人还会用桶到河边拎水用。近几年,水量渐渐减少,就连水中的水草也变得清晰可见。“这下好了,长江补水工程通水了,咱们用上了长江的水,水量也增加了,生活越来越好。”高先生说。
据该项目承建方介绍,长江补水工程一期工程概算总投资约3.56亿元,跨君山、华容两县,涉5个乡镇17个村。建设内容涵盖:取水枢纽工程、水系连通工程、华洪运河整治工程。一期工程建成后,从君山区建设垸外提取长江水通过华洪运河补水至华容河,补水提水流量19.54m³/s,能有效解决华容河及华洪运河沿线水资源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问题,保障华容县、君山区95.87万亩耕地的灌溉和生态用水需求。华容、君山处在“水窝子”里缺水的窘况将得到根本性解决。
同样工程,华容县生活饮用水从长江引到华容河用了10年时间,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仅用一年规划设计,一年完成施工,创造了水利建设“岳阳速度”。
自项目开工以来,岳阳市长江补水工程项目办用脚步丈量华洪运河,在杂草荒芜的华洪运河两岸修建了两条长50.5公里水泥路,打通了华洪运河——华容河的通道;在底泥淤积、水草丛生华洪运河疏浚河道32公里,让人工天河重现天日。施工单位24小时轮班作业,监理、设计以及工程技术组坚守工地,确保工程按期通水。同时市项目办常驻工地,每天对华洪运河沿线闸站、护坡实行巡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巡查不留死角,质量不漏问题,安全不留隐患。
岳阳市委市政府顺应形势、攻坚克难,各部门通力配合下,岳阳市长江补水一期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亮点工程、生态工程,创造了行业多个第一。作为岳阳补水项目的核心工程,取水泵船长66.00m,宽14.00m,功率2800Kw,取水量70000m³/h,是国内同类型最大取水泵船,远看像一条巨鲸横卧于长江南岸;同时也是全省洞庭湖北部地区补水工程中唯一从长江补水的,充分保证了水量、水质,成为惠泽华容河畔民众的千秋工程,实现项目效果一劳永逸。
另外该工程也创造了同等工程建设速度第一。该项目利用华洪运河故道作为连接线,采用高温蒸汽养护加速混凝土干燥,建设进度比合同工期缩短40%以上,成为全省同类型、同规模工程中建设速度最快、资源利用效果最佳的工程。
岳阳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正文表示,工程运行后,将进一步强化维护管理,优化区域内水资源配置,保障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实现水量丰、水质好、生态优的目标,造福当地群众。
来源:红网
作者:罗玲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