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凤珍
罗凤珍,安乡县安全乡沙滩口村妇联主席、妇女主任,她坚守基层妇联工作三十年,用爱心为当地妇女儿童撑起了一片天,是当地老人的“好女儿”,妇女同胞的“知心人”,留守儿童的“好妈妈”。
一、将爱心融入工作,任劳任怨坚守基层三十载
她1991年当选村妇联主席至今,一直将妇联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多次拒绝外出打工、经商或是子女的照料。同时以一个妇女主任负责计生工作为契机,深入了解村里各家庭各个妇女的基本情况,做到知根知底。总是把妇女群众当做自己的亲姐妹一样,和困难妇女群众开导谈心,力所能及地为她们排忧解难。她妇联、计生工作贴心群众、任劳任怨,工作常年稳居第一序列,多次获得上级嘉奖。
十多年前,贺连花从外地嫁到沙滩口村刮志芳家,他们家庭非常贫穷,但还是生了两个小孩,日子一直过得很艰苦,罗凤珍作为妇女主任,经常主动上门嘘寒问暖,给予帮助,四年后,刮志芳离家出走,失去联系,贺连花丢下两个孩子回了娘家,这两个孩子到上学年纪都没有户口,生活非常可怜,罗凤珍主动担当起“妈妈”的角色,多次找上级机关跑程序,帮助两个小孩子上了户口,帮助他们三嗲孙申请了最低保障金,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又帮助联系了学校让两个孩子上学读书,并找学校领导申请对其给予帮助和照顾。
像这样为群众为妇女儿童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在罗凤珍工作的三十余年里,实在是太多太多,村里的群众说起“凤姐”罗凤珍,都是点头称赞。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弱势妇女是她始终牵挂、关心和爱护的对象。积极了解上级关怀政策和措施,主动为困难群众申请帮扶措施。她总是能够体谅理解他人的困难和不易,有时候忽视自己甚至还有旁人的不理解,认为既毫无报酬又辛苦,她就是这样默默地一如既往地将爱心融入了工作生活的每时每刻,收获了一片赞誉和支持。
二、将爱心融入家庭,成为远近闻名的模范媳妇
罗凤珍是沙滩口村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34年前与丈夫胡祖新结为夫妻之后,夫唱妇随,互相扶持走过三十多年的日子,虽然结婚时家里条件不好,但两口子从来没有红过脸,夫妻俩踏踏实实过日子,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照顾亲人。胡祖新兄弟共有5人,婆婆去世早,剩下公公一人就住在隔壁屋子,一直是罗凤珍照顾公公日常生活直至老人去世。最小的弟媳妇十几年因病去世,留下两个年幼子女,弟弟又常年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罗凤珍把弟媳的两个子女当做自己的亲生子女照顾,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上学读书,两个侄儿侄女长大了和她感情十分深厚,关心爱护她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她与婆家几个兄弟妯娌之间相处和睦融洽,每到逢年过节一大家子都喜欢热热闹闹地聚在她家吃团圆饭。她的通情达理、慈爱宽容赢得了全家的喜爱和尊重。村里人说起她和她的一家子都竖起了大拇指。在母亲的影响下,罗凤珍的两个女儿都是优秀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品学兼优,都光荣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员。
三、将爱心融入生活,丰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罗凤珍还特别注重在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文明村民等评选活动中塑造良好模范带头和典型,积极发动群众选出典型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文明村民进行宣传表彰,激发群众树立良好形象、打造幸福家庭的积极性。同时还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期间组织走访慰问贫困单身母亲、留守母亲,为她们送去关怀和爱心;组织妇联爱心志愿者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为本村孤寡留守老人打扫卫生、送粽子、送春联,让群众感受到党和妇联组织的关怀。充分发挥妇联主席职责,健全和完善了供妇女学习和娱乐永久性场所,在村部新建了“妇女之家”活动室,组建广场舞队伍,每天傍晚在村部广场上跳广场舞,用自己的健康与活力吸引了多数妇女的加入,还成立了军鼓队、乐器队,并积极参加县乡村的表演活动,积极的正能量带动感染妇女群众,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了沙滩口村良好家风民风。
三十余年的岁月坚守,三十余年的爱心涓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罗凤珍恪尽职守、奉公守法,在一言一行中起到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一名妇联干部,罗凤珍在三十年的基层工作中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将爱心奉献给组织和群众,拉近了干部和群众之间心连心的距离,树立了基层干部的典范;作为一名平凡母亲,她在家庭中把爱心奉献给自己的家人和亲人,与家人相敬相爱,以自尊、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以勤劳、善良、朴实、积极向上的为人处事,树立起了妇女半边天的美好形象。罗凤珍坚信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和谐都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和奋斗,更离不开母亲这个角色。她愿天下母亲朝着不求最好,只求更好的方向,去教育孩子,赡养老人,热情工作,回报社会,撑起社会和谐的那片天。
来源:红网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