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每早刷频的疫情数据 都出自凌晨坚守的“疾控信息战队”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方明礼 肖珂 编辑:高芹 2020-03-06 19:25:36
时刻新闻
—分享—

image003_副本.jpg

每天凌晨都在战斗的“刘邓双雄”。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方明礼 肖珂 长沙报道

日升日落,但这里始终灯火通明。所有人双眼24小时紧盯电脑,不放过一个数据、一张图表、一份报告,关注每个病例的感染来源,熟悉每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经过。

湖南省每日新冠疫情发布的信息源自于他们,疫情发展趋势的研判离不开他们,疫情防控措施建议也有他们的智慧,他们就是“疫情信息报告组”。

在指挥部的信息报告组不但收集、输出疫情信息,还负责整个疾控中心上传下达、人员调度、后勤保障、培训指导的各种“战令”,各方协调都在指挥部办公室交织,这里也是整个信息链条的核心。

疾控中心主任吃住都在单位,背靠椅子就秒睡

湖南省疾控中心主任李俊华和副主任高立冬坐镇指挥,两位既是领导又是重量级的专家。对数据要求两点:一是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二是发挥专业特长,加强分析,尽量用统计图表展示疫情特征。

在两位主任的指导下,团队通力合作,将24个统计图表和16种信息报送资料格式固定下来,每种图表资料都固定到人,职责分明,要求明确,确保每日疫情信息及时、精准上报。“在这个时候,我怎么能休息,等疫情结束再说吧!”为掌握第一手信息,中心主任李俊华吃住都在单位,每天最早到指挥部,很晚才去休息,记录疫情动态信息的“宝典”从不离身。

有年轻同志在抗疫日记中写到“李主任中午查完资料,背靠座椅,两分钟之内就能打‘呼噜’睡着,大概是这段时间工作太辛苦了”。

高立冬副主任每天审阅各类统计图表和疫情分析报告,每天凌晨1点到2点要审核完前一天的所有资料和信息报表后才能休息,这一路坚持下来,就是四十余天。

战疫先锋“刘邓双雄”,统计数据都在凌晨出炉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曾经代表国家出征非洲塞拉利昂抗击“埃博拉”、有着丰富卫生应急经验的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就牢牢扎根在自己的主阵地,吃住在办公室,协调各级疾控中心应急办开展工作,接受媒体采访传达公众急需的防控知识。

省预防医学会办公室主任邓志红,虽然离开了曾工作过20多年的传染病防控一线岗位,在疫情发生后毅然加入这场抗疫战争,主动请缨加入日报小组,与刘富强一道分别带领年轻同事晚上轮流值守,准时上报日报资料,完成当天的相关疫情分析。疫情发生以来,指挥部里没有白昼之分,大部分的统计报表和分析资料的编辑时间定格在凌晨2点到4点之间,有时甚至到6点、8点。

这个“刘邓双雄”组合常常在连续工作18—20小时仅仅小睡2-3个小时后又出现在办公室,继续忙绿新的工作。

“追踪办”都是80、90后,年轻人耐心细致也沉得住气

在省联防联控机制的指导下,专门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追踪办”,与其他各省市及时互相协助开展密接追踪工作。

由于追查人数较多,免疫规划科副科长方明礼充分协调,制定了协查的流程和整套方案,并从单位招募蔡富文、李帮锐等6名年轻同志,这些80、90后分2组全天候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联络,不停地接打电话、收发邮件、传真、拟协查函、发协查函……

这些极其单调、繁琐、重复的工作,没能难住这些年轻人,他们耐心细致,默默坚守,任劳任怨,1个多月来已累计追查了近两千名密切接触者,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方明礼 肖珂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06/684000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