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女战疫丨“红薯妹”好样的!抗疫路上扶贫“不打烊”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东 编辑:胡冲 2020-03-06 21:14:35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她们能顶半边天,她们是抗疫宣传员、排查员、监督员、服务员、疏导员,她们是湖南妇联人。全省五级妇联组织带动更多妇女、家庭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关爱医护人员家庭、特殊群体,推出妇女家庭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精准服务;发挥“联”字优势,号召捐款捐物,引导妇女复工复产,投入生产。她们展现了奋斗者、战斗者姿态,时刻彰显巾帼力量。

第110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向奋战在全省抗疫一线的妇女姐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红网时刻记者 张金东 邵阳报道

图片2.jpg

疫情期间,刘星(右一)在县道站岗值班。

“不串门、不集聚,尽量不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每当熟悉的声音响起,在邵阳城步县汀坪乡隘上村,村民就知道,“红薯妹”又开始宣传了。

“红薯妹”的真名叫刘星,是隘上村的妇女主任,她也是汀坪乡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种植红薯,办起了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红薯妹”商标,乡亲们也就称呼她“红薯妹”。

疫情来临,宣传抗疫、排查疫情、募集物资成了“红薯妹”的日常。

致富未敢忘乡邻

最近,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刘星心头紧绷着的那根弦稍稍放松了些,她往同村的伍福贞家跑了好几趟,目的只有一个,让伍福贞到自己的合作社做事。

伍福贞是村里的贫困户,之前在一家合作社打工,现在合作社出现变故,她就盘算着到广东打工。

“在那边打工,虽然钱多一点,但孩子没法照顾,还不如去我的合作社,你再考虑考虑?”刘星晓之以理,给伍福贞分析利害。架不住刘星苦口婆心的规劝,伍福贞应了下来。

背井离乡打工的心酸,刘星心理最清楚,她之前和很多打工妹一样,在外漂泊多年。

2015年,隘上村红薯大丰收,但丰收却不能带来收益,价格低销路不畅,让不少人愁眉苦脸。在外打工的刘星回家探亲,经历了心酸一幕:村民刘春华找刘星借钱给孩子交学费,并承诺卖了红薯就还钱。

能不能将红薯深加工、卖出好价钱?2015年底,刘星回乡开启了创业之旅。她仔细钻研红薯干等农产品的制作手艺,研制出多种薯类新产品。

也许是命运垂青这个农家妹子,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刘星成功将红薯干等农产品打入市场,城步红薯干从苗乡小山窝“飞向”全国各地。2016年7月,她成立城步红薯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产品进行初加工,生意越做越大,刘星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富裕起来的刘星没有忘记乡亲们。2017年,刘星组织隘上村村民成立青青缘薯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42户村民(其中17户为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种植红薯80余亩,以保护价进行回收,发动村民种植红薯增加收入。

2019年,合作社种植规模由3个村扩大到两个乡镇,种植红薯400多亩,吸引了500多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其中贫困户230多人、移民26人。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务工等形式入股,年底分红,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防疫一线显担当

2020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刘星的工作生活节奏。

以往在春节前后,正是公司加工产销最旺的时节,这一次,受疫情影响,合作社的加工、运营停滞了下来,不仅如此,新一年的种植计划也被迫推迟。

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刘星的节奏并没有停顿,投身防疫志愿成为她这段时间最忙的工作。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给村内湖北返乡村民测体温、防止村民聚集、在村内进行消毒等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忙个不停。

当听说乡政府、卫生院、派出所等单位防护物资短缺,刘星主动将公司无尘车间的千余个口罩和200双橡胶手套捐赠出来,解决了口罩短缺了燃眉之急。

图片1.png

刘星捐赠的苗山紫薯面、红薯面。

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值守,刘星看在眼里,并思索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2月7日,她和同事陈昌客,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清点,将价值5万余元的4000多斤苗山紫薯面、红薯面打包成2000余份,骑着摩托,冒着小雨,往返多次,把面送到城步疫情防控指挥部,请指挥部转捐给一线工作人员和医疗机构。

防疫生产两不误,尽管生产加工按下暂停键,但刘星对合作社的发展谋划没有停顿。

抗疫之余,刘星特地请设计师在线规范设计一个民族特色的苗乡苗品小阁楼,等疫情过后,将正式投入建设,把当地苗寨的特色农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整合营销,组建团队运作淘宝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张金东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3/06/68416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