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农荟·一村一品丨新田:瑶山深处种“珍馐”

来源:红网 作者:蒋军君 编辑:于佳丽 2020-04-09 17:09:4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在产业扶贫推进中,为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 3月13日,在湖南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的指导支持下,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负责建设运营的湖南农产品权威营销新平台——“湘农荟”正式上线。近期,红网时刻推出系列“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展示这些来自村子里的宝贝。

绞股蓝、苦菜公、水晶菜……这些在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深山里司空见惯的野菜,通过加工后,如今却成了颇受人们青睐的珍馐美味。门楼下瑶族乡瑶族小伙李井方通过成立珍野菜开发合作社,带领村民挖野菜、加工、销售,将这些野菜推出了大山,带动了不少瑶胞增收致富。尝到甜头的李井方,如今又打起了这些野菜的新主意,他要将这些山上的“宝贝疙瘩”移栽到地里进行人工种植。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季节。这几天,李井方组织十多位村民抢抓时节,在门楼下瑶族乡起头岭村的珍野菜种植基地种植绞股蓝,大家有的打穴、有的分苗、有的栽种……一派繁忙的景象。再过两个月这些种植的绞股蓝就能采收,经过加工包装就可以走出大山,卖到全国各地了。

门楼下瑶族乡珍野菜种植基地。

瑶胞正在种植绞股蓝。

李井方正在采摘人工种植的苦公菜。

精品绞股蓝茶。

大山深处的门楼下瑶族乡森林密布,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长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较大,很适合绞股蓝、蕨菜、竹笋、水晶菜、苦公菜等野菜生长,纯天然野菜资源极为丰富。

最初,80后的李井方和山里的多数年轻人一样,和妻子赵华芳在外务工。2013年底,他们回到家乡创业。2014年11月,李井方在从事野菜收购的岳父赵荣辉的帮助下,成立了珍野菜开发合作社,进行野菜加工销售。2017年底,在中国光大集团和县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李井方的加工厂落成投产,进行规模化的加工,开发出了十多种以野菜为主的瑶乡特色产品。李井方收购瑶胞采摘的山野菜,与贫困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带动了周边不少瑶胞增收。2019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总额200万元,现实盈余40万元,成为门楼下瑶族乡主要的产业扶贫基地之一。

由于这些野菜具有滋补、美味和无公害等特点,因而备受人们青睐,市场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一片看好。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单纯靠村民上山采摘野菜已不能满足需求。于是李井方开始尝试人工种植,终于在去年获得成功。

“野菜对环境和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病虫性,为了确保其天然和绿色无污染,我们都不用农药和化肥,一般只要施用我们当地的生石灰和火炉灰就行,既可以杀虫又可以提高肥效。”李井方告诉记者,绞股蓝号称“南方人参”,有很高的药用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正在种植的这些绞股蓝都是从山上割回来的野生绞股蓝,以扦插的方式进行种植的。人工种植可以进行精细化管理,采收时也一改过去粗放的割藤方式,而是挑选绞股蓝的嫩芽和藤须采摘,从而可以加工制作出高端的绞股蓝茶产品,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这个近百亩的野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苦公菜、绞股蓝、鸡冠花、糁籽等野菜和茶饮植物,通过人工种珍野菜系列,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产量,也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为打造珍野菜高端产品奠定了基础。目前合作社开发出了包括藤茶、龙须绞股蓝茶等高端产品在内的十多种珍野菜系列产品,远销广东、上海地等高端市场,市场销售前景看好。同时也带动了周边1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了当地主要的特色扶贫产业。小小的山野菜,带着来自深山的“自然纯朴”,经过“精雕细琢”后身价倍增,正在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通讯员 蒋军君 时刻新闻记者 于佳丽)

来源:红网

作者:蒋军君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4/09/700663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