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胡志锋 刘娟娟 记者 姜姿 郴州报道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点在农村,关键在产业。近年来,临武县汾市镇、武水镇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把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帮助群众增收的突破口之一,鼓励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业,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种植致富路。
汾市镇
2019年,汾市镇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古城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400亩,每年增收160余万元;山塘橘种植基地扩大种植规模200余亩,种植临武柚600亩,带动贫困户就业30余人。黎坪、龙归坪、麻城发展火龙果、草莓、桑葚、罗汉果等特色水果种植,带动50名贫困户就业;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3800亩,占全县三分之一,带动300余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8000余元。
汾市镇党委书记文教仁说:“今年是脱贫攻坚成效巩固年,也是收官之年,汾市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位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全面实现所有贫困户脱贫目标和年度考核达到好的等次的目标。千方百计抓好产业、就业工作落实,努力实现户户有产业,家家有产业工人的目标,让贫困户稳脱贫能致富,突出抓好烤烟、特色水果、蔬菜种植等优势产业。目前全镇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13家,贫困户就近务工有180余人,其中仅烤烟就安排务工达130余人,每个人增收8000余元。”
与此同时汾市镇还将紧紧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同时,积极引进企业,尽可能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
驻麻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毅华说:“我们积极引进了黄竹草、罗汉果、百香果、烤烟、烟稻连种,着手进行中草药的种植,准备流转张家冲那里一百多亩的荒田,种植中草药,给贫困户劳动力,不能外出打工的全部有事做。麻城要把贫困劳动力全覆盖,全部带动就业,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确保麻城的高脱贫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汾市镇脱贫攻坚“军令状”
1、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实现剩余25户63人未脱贫户稳定脱贫。
2、加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力度,年内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的村达到6个。
3、加快推进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清四化一改”工作,全面实现旱厕“清零”,拆除危旧房和杂房500余间,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
4、充分发挥“1+1”示范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种植烤烟4000余亩,种植临武柚2500余亩,解决贫困人口就业200人以上,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5、写好“旅游+”文章,加大南国红豆庄园、紫薇天下、龙归坪生态庄园、卧龙谷风景区等旅游产业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带动中老年劳动力和半劳动力贫困户就业100人以上。
6、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扶贫政策,实现贫困户和“四类人员”的危房“清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错一项。
武水镇
武水镇因地制宜,成功打造了“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乡村特色发展之路。坦下村、三村村发展大棚麒麟瓜、临武柚种植,吸纳贫困户土地入股,带动贫困户就业;万担烤烟种植基地、车头村脆枣、皇帝柑种植基地,对接37户贫困户、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就业扶贫车间解决30多名村民就业,平均每人每月增收1800余元。
2020年,武水镇将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积极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与此同时,围绕贫困户资源条件、劳力状况,逐户做好特色农业种植规划和跟踪落地,确保每个贫困户既有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又有稳定增收的长效产业。
武水镇镇长贺召鹏说:“2020年武水镇将把消除贫困作为第一使命,坚持把产业脱贫作为治本之机,依托全镇脆枣、烤烟、乌梅、蜂蜜等优质农产品,发动贫困户加大种植,加强技术指导,促进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同时把武水镇各类优质农产品整合起来,着力打造武水农耕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注入品牌效应,促进品牌脱贫,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另一方面把就业脱贫作为脱贫之策,依托辖区内中小企业,有效组织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就业脱贫。”
驻坦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盘博文说:"我有决心在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不落下一户一人,确保所有贫困户都高质量脱贫。"
武水镇2020年“军令状”
1、剩余37户67人未脱贫贫困户要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2、325名贫困户子女享受教育助学政策,65名贫困户子女享受雨露计划政策,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3、522户1442名贫困户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特惠保,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报付比例提高10%。
4、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通过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政策,确保全镇522户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
5、开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保证522户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
6、开发公益性岗位31个,为每个贫困户年增收3600元。
7、充分发挥产业“1+1”示范合作社项目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业种植,种植脆枣、皇帝柑共计600余亩,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带动30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5000元以上。
8、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卫生厕所改造,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村新、户美、人和、业旺、民富”的乡村新景象。
来源:红网
作者:胡志锋 刘娟娟 姜姿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