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网永州供电公司:助推瑶寨特产走出深山 瑶胞踏上脱贫致富路

来源:红网 作者:刘红艳 陈怀松 编辑:于佳丽 2020-05-07 08:16: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刘红艳 通讯员 陈怀松 永州报道

湖南省永州市九嶷山,舜帝陵盛名在外,然而除此之外,三分石景区亦是九嶷山下另一处人间幽境。置身三分石景区,听热情的客栈老板身着瑶族服饰献上一曲即兴的山歌,尝一块当地老百姓烘制的腊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齿颊留香,简单的烹饪保留了腊肉原汁原味的独特香味。屋外的阳光正是晒制竹笋干的好时候,屋里的大碗内,鲜嫩的干竹笋已经加上剁辣椒翻炒上桌了。

3_副本.jpg

肥而不腻的农家腊肉。

4_副本.jpg

经过烹饪的鲜嫩可口的干竹笋。

这是瑶寨特色,也是九疑山瑶族乡紫江村的贫困户们如今靠之脱贫的重要产品,春季有香菇、竹笋、黑木耳、金银花、节股茶;夏季有苦笋;秋季有四方笋;冬季有冬笋、腊肉、葛根粉、蕨根粉……

“扶贫之前,我们的土特产都没有地方销售,现在我们干竹笋收了一千多斤,收入一起大概可以卖五万多元,这样一包可以卖18元,香菇我们可以卖到40块钱一包,所以我们现在在家里就有做不完的事了,我们这些贫困户个个都做得兴致勃勃的。”已脱贫的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紫江村村民赵新财兴奋地说着村里扶贫以后的改变。他的父母在世时常年卧病,因此无法外出务工,一家人日子过得非常拮据,父母去世后不久国家开始扶贫计划,他年轻力壮,学习能力强,通过技能学习和产业扶贫项目,成为了村里发展的致富带头人。

1_副本.jpg

国网永州市宁远供电公司派驻宁远县九疑山瑶族乡紫江村扶贫第一书记张云峰(右一)指导贫困户对干竹笋进行筛选包装。

“现在贫困户有了两份收入,一份是他们可以到山上去采摘这些土特产,另一份是帮我们打包装的收入,大家可以拿到两三千块钱一个月。”说起脱贫前后的对比,赵新财连连感叹,自己和其他村民们能够踏踏实实在老家生活,全靠国家的好政策和扶贫干部们辛劳的付出,国网永州市宁远供电公司派驻紫江村扶贫的第一书记张云峰到任不足一个月,已完成紫江村四百多户的走访,给当地的群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2_副本.jpg

正在晒制的新鲜竹笋。

“紫江村整个是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一共419户,1490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是133户,544人,每年增加收入大概是9.8万元。”张云峰说,宁远公司驻村以来,根据自然条件,鼓励贫困户进行香菇、木耳、腊肉、竹笋等土特产的种植和加工,并依托职工食堂和职工生活的消费平台,为紫江村四类对象消费扶贫,仅2020年4月份就为紫江村的四类对象完成消费扶贫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

5_副本.jpg

紫江村的另一扶贫项目——黄蜂养殖。

国网永州市宁远供电公司自2018年起对紫江村进行帮扶,通过发展产业、稳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产业周转金、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兜底等各项措施提高收入。针对今年疫情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情况,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达到2020年国家脱贫户人均收标准要求。重点加大对贫困户的就业帮扶力度,推行护林、治安巡防、发展产业就业。全村人平纯收入由原来不足1800元,发展到人平1万余元,目前,紫江村已脱贫129户535人,未脱贫4户9人。

当前,张云峰和扶贫队正在筹备紫江村的电商平台,采取集中收购、包装、分销的方式,依托电力公司本身的消费以外,通过电商的方式将土特产往市场推销出去,真正做到产业扶贫,帮助村民自产自销,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致富渠道。

来源:红网

作者:刘红艳 陈怀松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5/07/717216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