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星区绘制河流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来源:​红网 作者:毛丹、向花平、刘冬梅 编辑:杨滋 2020-05-11 14:39:1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5月11日讯(通讯员 毛丹 向花平 刘冬梅)自推行河长制以来,娄底市娄星区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完善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治”工作体系,构筑了全社会同参与、共发力的治水格局,绘制河流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

在“护”水上见常态构建水管理新格局

三级联动,形成整体合力。娄星区境内有水库66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9座,小Ⅱ型水库56座;5公里以上河流有16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7条,分属湘江水系涟水流域。目前已明确区级河长16名,乡级河长27名,村级河长114名,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已形成上下协同作战、部门联合作战的联动治理机制。

共同参与,推动全民治水。落实了人大河道监督长制度,聘请了10名民间河长,3名社会监督员,13名河道警长,“官民”河长互动沟通十分顺畅;所有河库明确了保洁员,巡查员,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的保洁经费,坚持村民自治,将河道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和创文管卫工作,并通过“公益岗位+贫困户”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问题;举办河道摄影展、开展“小河长体验营”“给河长伯伯的一封信”等主题宣传活动、在电视台滚动播出河长制公益广告,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爱水、护水、节水、治水的氛围。

在“治”水上见真章厚植水生态新优势

系统治堵,让河更“畅”。实行河长制“全域覆盖”,2017年以来,在完成对涟水河和孙水河干流和主要支流综合治理34公里的同时,对农村小河道、水库、山塘、沟渠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治理,重点实施河流水系全线通畅工程,着力打通“断头渠”、疏通“淤塞河”。完成农村小河道春溪河治理2.5公里,完成金溪河疏浚9.7公里、完成福善溪疏浚5公里,疏通整修白马水库下游石井灌区沟渠32公里,完善排灌设施150处。开展流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全面恢复河库渠塘的引排、生态功能,打造了孙水河流域、高灯河流域等一批示范流域,基本实现“优生态、美环境、兴产业、惠民生”的目标。

科学治污,让水更“清”。我区着力打通河长制最后一公里,各基层河长严格巡河履职管护到位,定期进行河道保洁;规范整治6处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关闭清除黄泥塘谢春生洗车点等7处生活入河排污口;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年行动,严格划分畜禽养殖“三区”,对禁养区内的 34家生猪养殖场全部退养;全面禁止河道采砂,17家采砂场已经全部关闭取缔到位;河道全面禁渔,常态化开展渔政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电鱼行为;建成娄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座,完成对一污、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提质改造,污水处理率达97%;关闭高灯河双江乡钒矿,对尾矿重金属废渣污染进行了初步治理;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厕改5746户。同时,积极探索生态疗法新试点,着力推进湿地保护、耕地保护等绿色生态工程,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试点,初步建成杉山镇神童湾荷花湿地“污水处理厂”,从源头控污、截污,目前,全区水质考核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部分河段达到Ⅱ类。

涵养水源,让岸更“绿”。结合生态文明样板路建设实施河流绿色廊道工程,大力提倡封山育林,开展联村建绿,加强对洪家山森林公园和仙女寨水利风景区的保护,建成生态经济型和生态景观型自然林近8万亩,绿化河岸里程 2000公里,在杉山镇完成383亩退耕还林还湿,有效保护了河岸两侧植被。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全面规范取水许可审批,将山塘清淤列入区十大民生实事,制定了《山塘清淤三年行动方案》,计划2018-2020年3年完成2600口任务,目前已对2000口山塘的清淤,对66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有效增加库容200立方,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大大提高山塘水库的蓄水保水能力,进一步提升河库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添彩增色,让景更“美”。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主要抓手,整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屋场”“美丽庭院”“十百千、比拼创”示范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河流水域岸线保护。2018年以来,积极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5个重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拆除历史性违章建筑19处,清除河道及两岸垃圾弃土堆场20处3万余方;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新建村级垃圾分拣中心125个,发放垃圾桶10万余套,“空心房”整治拆除面积32.1万平方米,推进乡村自治和乡风文明建设,有效推动孙水、高灯河流域范围内水美、景美。

在“兴”水上见实效,培育水经济新动能

娄星区坚定不移走绿色崛起之路,深入推进“河长制”,唤醒了乡村沉睡的资源,依托河流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构建了以水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实实在在带动流域内人民“富”起来。

做新“水+区域旅游”。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充分利用高灯河流域区位优势和丰富旅游资源,将AAA级旅游景区洪家山森林公园、双江水库、红色教育基地贺国中烈士故居、芙蓉寺、圣仙十八洞、神童故里荷花基地、花溪谷玫瑰小镇、杉山万乐美丽乡村等水生态景观串珠成链,打造了一条集吃、行、游、娱、购一体的高灯河水生态休闲旅游风光带,每当节假日,游客纷至沓来,由此带动了周边群众的旅游经济。

做活“水+现代农业”。近年来,娄星区全面落实河长制,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多种经营模式,依托河库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如高灯河流域内聚集的湖南娄涟、娄底紫缘、娄底莫言醉、娄底花溪谷等多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旅游文化企业、娄底万乐蔬菜种植等45个专业合作社,采用种、植、养加销和农旅结合方式,逐步形成湘村黑猪、双江红薯、辣椒、古方红糖、优质粮油、特色水果、生态蔬菜等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双江、杉山两镇每年接待旅游人口 3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3万元;如杉山镇兴建神童湾荷花基地和龙虾基地,探索“莲鱼共生”“莲虾共栖”等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净化了集镇区生活污水的排放,也促进了新型富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群众依赖绿水青山,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渠道,美丽样板河道日益成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源泉,为乡村振兴夯实了发展根基。

来源:​红网

作者:毛丹、向花平、刘冬梅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5/11/71946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