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枣园。
红网时刻永州5月13日讯(通讯员 杨坤)5月11日,祁阳县羊角塘镇牛坪坳村,原本荒废的山脊上如今种满了脆枣树。村民付爱阳正在为脆枣树做一些管护。现在,他不仅是护林工,也是村里的种植大户。
牛坪坳村是省级贫困村,村里山地多无产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合作社联营、农户投资投劳、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实现贫困村向小康村的“蝶变”。
作为集体资产,过去杂草丛生的村委会周围,现在都整整齐齐种上了南方脆枣、黄金雪梨等果树,这些“边角余料”土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经济收入。此外,一些贫困户不愿意种植的旱地也被整合在一起“打包”流转给种植大户,解决了种植户缺“地盘”、贫困户缺技术的难题。
面对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羊角塘镇在帮助合作社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的同时,推动早日恢复生产;合作社则聘请受疫情影响滞留在家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户在果园里当起了护林员,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村里地处偏远,大多都是旱地,石头山很多。荒地、山地、旱地等资产占了集体资产的‘大头’。贫困户土地少、回报低,不愿意耕种,只有把土地整合流转给大户种植,来增加村级集体和贫困户收入,才能真正走上脱贫路。”村支书周军介绍,除了有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有劳动意愿的贫困户还可以聘请在果园里务工增加收入,实现稳定脱贫。
如今,牛坪坳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级公路加宽硬化、“雪亮工程”进村入户、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级活动广场等一批批惠民工程逐步完工,牛坪坳村的脱贫路越走越宽阔。
来源:红网
作者:杨坤
编辑:文建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