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袁友方。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廖洁 报道
学校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石。目前,全国共有大中小学幼儿园学生2.5亿左右,再加上教师约1200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近年来,全国校园安全工作总体形势不断好转,但是校园暴力伤害、打架斗殴、拥挤踩踏、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成为牵动着社会神经的敏感词。
“校园安全涉及政治、人身、建筑、设施、用品、卫生、食品、交通、消防等多个领域。一直以来,我国校园安全工作在‘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上,始终缺乏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袁友方认为,虽然出台了一些涉及校园安全的标准,部分省份也出台了地方性标准,但从全国来看,缺乏一套权威、完备、统一的校园安全标准体系。
袁友方表示,目前涉及校园安全的各种安全要求分散于各领域的安全标准之中,内容交叉与重复,条文笼统与粗略,彼此结构松散。而且现有的单项标准标龄长,严重滞后形势发展需要。其次,校园安全的统筹管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专业服务机制不健全,安全风险的发现、预警、控制、处置流程不完备。加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指导推动力度不均衡,学校的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财政保障投入不到位。据统计,全国尚有20%的校园未配齐保安员,超过40%的校园安全防范技术未达标,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行为规范、应急演练工作也没有跟上。
“标准是可量化、可监督、可比较的规范,是配置资源、提高效率、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工具。没有标准体系,安全隐患就难以控制,安全事故必然发生。通过构建学校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的标准,并予以强制推广,是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关键路径。”因此,袁友方建议,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方面入手,尽快构建权威、完备、统一的校园安全标准体系,具体为:
一是全面修标制标。由教育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公安、司法、交通、应急、市场监管、卫健、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参与,吸收经验丰富的地方力量,组建全国校园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集中对现有涉及校园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收集、整理、修订。在此基础上,从政治文化、人身财产、用品设施、卫生健康、建筑场馆、交通消防、周边区域等方面全覆盖制定技术标准。并从领导决策、行为控制、硬件投入等方面着眼,配套建立校园安全管理标准,优化校园安全风险发现、预警、管控、处置的机制与流程,整体构建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我国校园安全标准体系。
二是强力贯标执标。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有效贯彻标准。目前,我国有校园安全内容相关的法律13部、规章25部。应当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尽快修订完善校园安全法律法规。或者借鉴国外做法,出台单项的校园安全法,确保安全标准与法律规定高度一致、有效执行。对违反者追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通过行政管理手段执行标准。在各级政府明确校园安全标准化执行机构,组建社会专业评定资源库,统筹力量,定期对各级标准执行情况开展检查监督。坚持严在平常、抓在日常,对标准执行不力、尤其是发生安全事故的,严格问责追究,推动各级各职能部门守住安全办学的底线、竖起安全标准的防线。
三是有效控制风险。积极适应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加强校园安全工作智能化建设,真正把标准化管理落到实处。由国家教育部门主导、各地教育部门主力、相关部门参与,海量归集涉及校园安全的各类数据,研发应用校园安全风险控制系统。通过风控系统滚动研判、实时监测各类风险隐患,及时发布区域性、条线性校园安全风险清单,并推送安全提示。建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风险隐患高效整改、及时消除。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廖洁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