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摄影 张必闻 秦楼 长沙报道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沈昌健认为,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不强;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等。
为此,沈昌健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建议,用产业化的模式组织农业生产,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用市场化的眼光培植农业产业,努力打破制约农民增收的“ 瓶颈”;用工业化的理念壮大农村经济,不断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用城市化的思维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进一步拓展农民的增收空间。
“当前,一家一户作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受技术、规模、档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增收的难度大。”沈昌健表示,实行农业产业化生产,可以有效地解决科技进入农村、农产品走出农村这“一进一出”的问题,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可以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 ,较好地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多层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模式,突出加大对龙头企业、龙头市场和农村各类协会组织的扶持发展力度,着力提高农业效益,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其次,要支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休闲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特别是要继续提高小麦、稻谷、等重要农产品最低收购价,让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用市场化的眼光培植农业主导产业,把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把农业产业调优、调特、调大、调强。”沈昌健认为,具体来说,一是全力拉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当前主要是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通过项目增收、产业增收的路子。二是着力解决好农产品品种和质量问题。农产品品质非常关键,而要想让农产品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把推行农业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来抓。
沈昌健表示,先进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民仅靠纯农业增收潜力有限。要彻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必须用工业化的理念来对待农村经济反弹琵琶,坚持“农内”、 “农外”一起抓,跳出农村看农村,跳出农业抓农业。要坚持工业与农业通盘考虑,走以工促农的路子,努力实现“一减少五增加”:就是减少农民,增加工人、增加市民、增加商人 、增加民工 、增加从事农业产业化的人员,最终使“农外”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可以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从第三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良好的载体。”沈昌健建议,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业、乡镇企业、服务业特别是家庭服务业,扩大城市功能,拓宽城镇发展空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开辟农民就业渠道。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张必闻 秦楼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