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仙脱贫故事丨岁月无悔写“峥嵘”

来源:红网 作者:李川 陈晶 编辑:姜姿 2020-05-28 14:51:3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通讯员 李川 陈晶 郴州报道

QQ截图20200528142601.png

以前的大虾尾村。

时光倒退5年,在郴州苏仙区良田镇大虾尾村,每逢开学季,3个女儿的学费就像沉重的担子,无形地压在贫困户黄新亮黑瘦的肩上,让他起早贪黑,打小工、建房子、搞装修。“勉强凑齐学费,又为孩子的生活费发愁。”

“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让贫困户黄政泽喘不过气,他挣扎着想改变什么,但缺钱、缺技术的现实让他“望洋兴叹”。

狭窄的道路、破旧的土坯房、昏暗的灯光……5年前,贫困的阴影笼罩这片贫瘠的土地,这群大山的耕种者。

QQ截图20200528142548.png

如今的大虾尾村。

时光回到现在,路加宽了,通到家门口,还通了公交;破旧的危房修葺一新;村里建了小游园,安装了路灯……

扶贫工作队长曹嵘说:“这5年,村里基础设施完善了,交通便捷了,村容、村貌漂亮了,贫困户的收入稳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气神’焕然一新。”

教育扶贫彻底搬走了黄新亮3个女儿求学路上的“绊脚石”。现在,黄新亮大女儿黄艳娜2017年湖南工学院本科毕业,在福城国际当会计,不仅可以“糊”住自己的嘴,每个月还能帮衬家里给两个妹妹寄些生活费;双胞胎女儿黄双金、黄双银在苏仙中学读初三,家里墙壁上全是姐妹俩的奖状——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标兵、女子乒乓球比赛第一名、作文竞赛三等奖等。黄新亮人勤快、手艺好,村里建房子,都请他帮忙。他在村里打小工,一天有200来块钱收入。他说,政府的好政策,让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上学没有后顾之忧,他要更加霸蛮,多赚钱,孩子们读到哪里,就送到哪里。

黄政泽靠养牛脱了贫。扶贫工作队为他提供产业发展资金和技术培训,他的牛越养越好,越养越多。去年,他在农商银行贷了5万元,买了14头菜牛。他说,每头牛利润5000元,今年卖几头,脱贫了,下一个目标是致富。

QQ截图20200528142903.png

曹嵘(左一)走访贫困户。

从扶贫工作队队员到队长,曹嵘在大虾尾村一“驻”就是5年。他是大虾尾村变化的见证者。他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自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凝结着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更离不开贫困户自力更生的勤劳和坚强。

1976年,曹嵘出生于栖凤渡镇南香村,插秧、间苗、“双抢”、踩打禾机,样样农活都是“里手”。2015年,39岁的曹嵘选派到大虾尾村扶贫。他说,扶贫工作让他又做回了农民的儿子:夏夜,坐在村民屋前郁郁葱葱的大树下,伴着蛙鸣虫唱,与村民拉拉家常,他的思绪常常飘回儿时的记忆。

大虾尾村位于良田镇西面一条狭长山谷的最上段,平均海拔600多米,青山相对,梯田环绕,辖16个村民小组,445户,14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28人。

曹嵘说,扶贫这5年,切身感受到农村工作的复杂和繁琐,领悟到“胸怀诚心、遇事耐心、办事有决心”三“心”的重要性。胸怀诚心就是要诚心诚意为村民做事,不夹带任何私心杂念。有公心,办事说话才有底气,村民才能从心里接受并配合工作。遇事耐心就是要有定力,不急躁。村民对国家政策大多了解得不全面。他们表达诉求时简单直接,有时甚至固执粗暴。如果硬碰硬或者不屑理会,误会只会增多加深。耐住性子才是关键,要善于倾听和分析问题,最终帮助村民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办事有决心就是面对困难不轻易退缩,要理清思绪,迎难而上,虚心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句句“大白话”,刻着曹嵘对农村、对村民的“亲近”——他也是农民的儿子。

曹嵘说,扶贫是一本“苦乐交织”的日记,苦的是身体、快乐的是心灵,值得回味的故事“点点滴滴”。

一户户走访,把贫困户数从125户精准识别到47户;走进村民家里,宣传政策,倾听建议;把摔断腿的贫困户小心翼翼背上车,送到医院;扑下身子,铆足干劲,基础建设全面铺开,贫困户陆续脱贫……

5年驻村,很多人说不容易,但曹嵘说,他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原点”。

5年前,儿子刚读幼儿园。山村寂静的夜晚,夜访归来,躺在简易的小床上,偶尔想起儿子稚嫩的话语“爸爸,别错过我的童年哟……”淡淡的怅然若失的情绪涌上心头。

2016年,母亲摔伤腿骨粉碎性骨折,在病床上躺了两个多月。

“上要奉老,下要育小”,却因为长期驻村鞭长莫及。曹嵘说,虽然心里有愧疚,但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只有兢兢业业、再接再厉,夺取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才能回馈亲人默默的付出。

以点带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拓宽公路,开通农村公交,修建候车亭,安装路灯,整修灌溉水渠,彻底解决一百多亩稻田的灌溉问题。

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将所有贫困户纳入“稻+鱼”产业化项目,发展“稻+鱼”面积500余亩;种植生姜和朝天椒各50亩;引进优良猕猴桃种苗20余亩;成立大虾尾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发展生态种养,已有土鸡、土鸭、山羊、黄牛、土猪千余只(头)。

引导30余人就近或外出务工;保障贫困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资助;全村安全饮水基础设施巩固提升;为危房户修建房屋24栋,修缮房屋6户……

曹嵘说,生命的“原点”是不浮躁、质朴和真诚,在苦乐交织中,体会犹深。走访偏远自然组的贫困户,一去四五里,登高远足,累并快乐着。

目前大虾尾村累计脱贫44户124人,剩下未脱贫3户4人计划2020年兜底脱贫。

在波澜壮阔的扶贫画卷里,大虾尾村只是其中一个小“点”,曹嵘为参与这场“战役”自豪,扶贫这5年,注定是他终生难忘的人生经历。他说,不管以后在哪里工作,大虾尾都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牵挂这里的山山水水。

来源:红网

作者:李川 陈晶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5/28/72971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