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巷子里的“守艺人”丨一双巧手 缝补岁月情怀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欧阳琴芳 徐士洁 肖依诺 编辑:肖拓 2020-06-03 22:17:5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裁缝、笔匠、磨刀匠……他们,都属于一座城市里的老手艺人,他们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也为城市的人们提供着服务。只是,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很多行业早已工业化流水线生产,但在一些小街陋巷里,还有一些老手艺人在默默地坚守。近日,红网时刻推出《巷子里的“守艺人”》系列报道,记录这些渐行渐远的背影,把他们的故事投影在记忆的黑白天幕上。

1.jpg

裁缝罗新荣。

红网时刻记者 郭薇灿 欧阳琴芳 摄影 徐士洁 实习生 肖依诺 长沙报道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可能很多90后不理解,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辈人记忆里,备受人们的尊崇,也最离不开它。

6月3日下午,位于长沙五一商圈旁的豆豉园巷,一家老旧门脸的服装工作室里不时传出缝纫机运作的声响。推开红漆木门,戴着老花眼镜的罗新荣,正专注地为一件男士西装做细节上的缝制。阳光下,针脚和丝线有节奏地快速起伏跳动着。

“西装是最难做的,要让它贴合客人的身形,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出错。”说话时,罗新荣脚踩着缝纫机,眼睛始终没离开过手中的针线。

今年56岁的罗新荣是地道长沙人,打小便在豆豉园巷长大,裁缝这个行当,他已干了35年。回忆起入行的初衷,罗新荣坦言,完全出于自己的任性,“别人给我做的衣服不满意,就琢磨着自己做,没想到,这一做就会是一辈子。”

1985年,罗新荣把裁缝铺开在自家房子里,房子共三层,工作间就占去两层。当时招牌也没有,就在门脸上贴了一副自己写的对联就算开张了。“新荣迎世客,巧手制万衣”,寓意着罗新荣对制衣行业的梦想。

“那时候,裁缝这个行当很红火,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不流行买衣服,大多都是定做。”罗新荣说,当时一天就能收几十件衣服订单,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

量身、设计、画版、裁剪......做成一件衣服,需要十几道工序。“客人描述想要的服装效果,我再根据客人的想法画草图。”罗新荣说,有经验的老裁缝,甚至不用上身量打眼一看就能估出顾客的尺寸,八九不离十,这是功夫。如果学艺不精,做出的衣服轻则多一分或少一寸,重则形制不合身,落个返工甚至赔钱的后果。因此,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裁缝并不轻松,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这些年来,罗新荣缝制的衣服样式数不胜数。如今,他的服装工作室也算是这条巷子里的“老字号”了,装修却仍保留着原来的风格,缝纫机、老式剪刀、木尺、熨斗,一台绿色吊顶风扇慢悠悠地转着,似若走进曾经的岁月。

“这巷子里的很多人都是穿着我做的衣服长大的。”罗新荣骄傲地说。只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样的好光景只持续到2000年前后,纺织业受到冲击,连带裁缝行业也受到了影响。“做衣服的慢慢少了。有了网购之后,年轻人都愿意买,不愿意定做,毕竟有时候定做光手工费都比买一件衣服贵。”他说,现在找他定做衣服的大多是四十岁往上的人,而且大部分都是老主顾。

随之而来的是裁缝这个行当日渐颓败,在一些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很难再寻觅到醒目的裁缝铺了,他们大都被挤在某个小区最不显眼的旮旯角落,有的甚至连个招牌都没有,主营业务也从以前的制作成衣变成了改裤边、扦裤脚、补个裤子……

或许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无法体会,一年等待一件新衣的翘首以盼,指尖拂过布料的柔滑质感,匠人们一针一线埋头制作的手工味道。“但只要还有人需要,我就会守在这里,把我的这门手艺一直做下去。”在罗新荣看来,一件衣服就是一件艺术品,客人穿出去体面,开心,他也就感到满足。

渐黄昏,巷子旁的高楼已是霓虹灯闪。看着城市日新月异,眼前的豆豉园巷也正在翻新、改造,罗新荣闲时会靠在那把摇椅上,回味曾经的小巷,回想着曾经一针一线的岁月。

来源:红网

作者:郭薇灿 欧阳琴芳 徐士洁 肖依诺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03/731264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