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攸县老手艺人 画糖师傅一担一勺走天涯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娉婷 编辑:张俊 2020-06-05 14:36:3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通讯员 贺娉婷 攸县报道

有一些古老的手艺,在狂飙突进的现代化浪潮中渐渐销声匿迹,只有年迈的手艺人,还在坚守,是为了生计,更是一种传承。一颗匠心,一双巧手,承载了多少人儿时简单的美好与欢乐。 

92c147eb-b746-4c44-8f93-3044c9154c96_副本.jpg

画糖师傅的摊子边围满了人。

在美丽的株洲攸县酒仙湖畔,笔者有幸看到了画糖人的身影。还未靠近,远远便闻到了糖香,甜腻腻的那种,在风中扑鼻而来,沁人心田。寻着香味走去,只见画糖师傅的摊子边已被围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一边直勾勾地盯着师傅的一举一动,一边“咂吧咂吧”着小嘴品尝着麦芽糖带来的香甜和满足,家长们则对画糖师傅的好手艺赞不绝口,思绪一下就回到了那个不知忧虑的童年。

5c8f05d2-a540-4ef2-b1ef-b3771fcf865f_副本.jpg

画糖师傅的木制图案转盘。

生于八十年代的小伙伴脑海中应该还有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的时候,总算是盼来了放学的铃声,拽着沉重的书包,你追我赶冲出校园,顿时有了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往校门口的围墙根下一瞥,画糖师傅的小摊早就被围得不像话。下意识地往裤兜里一摸,妙!还有五毛!来不及多想,朝摊子飞奔而去!“老板,我转一个!”所谓的“转一个”,也被一些学生叫做“试手气”。糖老板的木制转盘上像钟面一样画了好多动植物图案,用手拨动中间的指针,最终定在哪幅图上老板就用糖做哪幅,五毛钱转一次,现在想想,还带点点赌博的性质。也不知道当年老板在木板下做了什么手脚没,因为始终没有学生转到那条巨大的“龙”,那条“龙”也是当时好多人的目标,却从没人得手过。

da48427a-3df1-4bee-aef4-5dced6c2e121_副本.jpg

锅里色泽金黄油亮糖化开了。

每当有人付钱“转一个”之后,老板都会笑眯眯地端过装糖的锅,放在炉子上热一热,还拿一柄铁勺,一边搅动,为了让糖在高温下化开。里面的糖据说是麦芽糖,喷香喷香,色泽金黄油亮,光看上几眼就够孩子们口水直流。等锅里的糖化开了,用铁勺舀一些,老板依旧是眯着眼睛,笑容收拢了些,二话不说,屏气凝神,在面前的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围观吵嚷的孩子也跟着安静下来,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惊扰了老板的创作。

0519175b-d782-467f-a90b-057c7af3cfec_副本.jpg

画糖师傅拿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浇铸。

浇铸的时候,糖料是经火加温后溶开的,一旦冷却会立马凝固,所以要求画糖人眼明手快,一气呵成的进行造型,这的确是个技术活,不是三两天学得来的!完成后,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粘上竹签,递给它的小主人。小主人往往看宝贝一样在手里端详好几番都舍不得下嘴呢。可怜那些手头没有零花钱的学生,只能一旁干瞪眼吧唧嘴,却也看得兴致盎然,忘了回家。“下一个轮到谁?做什么?”……生意虽小,客源却不断呢!

回到攸县酒仙湖畔,画糖人的摊子依旧人气很旺,那些当年放学不回家的孩子大都成了娃娃的爹或妈。眼前的场景,让他们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留给时光的,是一些挥之不去的过往,粘腻又彷徨。

上网了一下,据说画糖人这门手艺老早就流传于四川各地,内容丰富造型有趣,题材有小说、戏曲、吉祥花果、飞禽、走兽、文字等内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的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匀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致敬这没有失传的手中活,致敬愿意为此倾注心血的画糖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操持着这份不足以养家糊口的手艺,对于一些和时间赛跑的人来说,算是是件奢侈的事。想起了作家大冰的一句话,“这世上总有一些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既可以朝九晚五,也可以浪迹天涯。”

画糖人,一担一勺走天涯。

来源:攸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贺娉婷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05/73167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