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苏仙脱贫故事丨栗木水村的“百变达人”

来源:红网 作者:陈璐 阎鸣 编辑:姜姿 2020-06-05 15:07:00
时刻新闻
—分享—

郴州苏仙区栗木水村。

QQ截图20200605141408.png

陈石生(右)走访贫困户。

红网时刻通讯员 陈璐 阎鸣 郴州报道

5月初夏,笔者一行驱车驶入郴州苏仙区栗木水村,沿着已经硬化、加宽的通组公路往前,错落有序的田埂映入眼帘,只见修整好的机耕道从稻田中穿过,新插好的秧苗已然绿油油一片,农户翻地、除草、插秧......眼前一片忙碌景象。

新修建的栗木水村综合服务中心在一块坡地上,处于栗木水村的中心位置,站在楼上远眺,栗木水村的村容村貌尽收眼底。谈起栗木水村这几年的巨变,村党支部书记陈石生与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邦建相视一笑,说:“我们只是做了些寻常事,都靠跟着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走!”这位皮肤黝黑、身形瘦小的村支书,土生土长在栗木水村,任村干部至今已经快三十年了,不仅对村里一应大小事物都了如指掌,更是把村里的事当成了家中事,也在村里有了诸多“身份”。

老人眼里的“百事通”

“石生啊,我痛得不行了,需要赶紧去医院。”挂断电话,陈石生就连忙开车赶到了陈文成老人家中,带着他就往市区的医院赶,排队、检查、吊水,陪老人忙乎全了,直到他儿子过来才放心离开。“从他们挂断电话到我家,整个过程不超过5分钟。”贫困户陈文成说。已经八十高龄的陈文成夫妻俩,由于儿子在郴州市工作,经常是照顾不到家里,有个头疼脑热、生活难事两人就给村支书陈石生打电话,在村里老人们的印象中,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

贫困户心里的“土专家”

“不要漏了没补上的,过两天就都长好了。”村支书陈石生对正在稻田里补蔸的贫困户陈小毛说。陈小毛腿脚不便,妻子陈润秀是一级智力残疾,家庭收入微薄,唯一的女儿上学也成了大问题。经过多次进门入户的走访,陈石生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发展种养殖业,每一次上门都为他带来种养技术,帮助他解决难题。“支书,我家母猪顺利产下了10头幼崽!”在最近一次走访中,陈小毛看到陈石生高兴地说。如今的陈小毛家里养上了鸡、猪、牛,还种植了水稻、蔬菜,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年均收入达5万元。“他非常勤快,愿意学,也喜欢种。”陈石生介绍说。村里像陈小毛一样的种养户,凡是遇到了问题,都第一时间找到陈石生咨询。

同事嘴里的“硬骨头”

“他是一个很务实、坚持的人。”驻栗木水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邦建说。栗木水村共有土地一千余亩,如何将土地全都有效利用起来,成了陈石生日夜琢磨的事。2017年年底,陈石生得知有企业家正在五盖山选址建设红薯基地,他立即主动联系对接,虽然接洽的最早,却不是对方的唯一选择,一连跟了几天,也没有下文。但陈石生并没有因此气馁,他把栗木水村的资源优势、政策支持收集整理,还带着对方来到栗木水村实地考察,最终,说服对方将红薯基地建设在了栗木水村。这就是如今的三亩七红薯培育种植基地,基地发展至今,共承包了村里700余亩土地,带动周边贫困户就业,成为了当地的扶贫龙头企业。“我们这里是个山好、水好、土好的地方,更要抓住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陈石生说。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栗木水村在原有贫困户78户241人,实现了75户232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6%下至0.93%。“这是一组凝结了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心血和汗水的数字。”驻栗木水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李邦建激动地说。

烈日下,陈石生和李邦建与往常一样走在村里的通组公路上,准备去看望出院的陈文成老人,路上的村民纷纷热络的与他们打招呼,犹如自家人一般。

来源:红网

作者:陈璐 阎鸣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6/05/73168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