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长沙报道
6月18日,湖南最大的航空食品生产基地正式投产,航空食品的制作有何与众不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这栋日产最高可达3.5万份的5层大楼,探一探航食生产全流程,也看一看有哪些有趣的“黑科技”。
食材安全,很重要!
对于食品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一进大楼,记者在参观了基地的监控系统后,就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这绝对是360度无死角,一旦接入的摄像头捕捉到员工不符合录入规范的行为,就会自动报警。”指着由15块液晶显示器拼接的巨幕,湖南空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航食分公司经理王欢向记者介绍,类似装配完成的还有人脸禁入系统、防攀越系统。
如果要进入食品制作区域,记者需要和工作人员一样更换工作服,并且经过消毒杀菌。
“为了保障食品的安全,我们尽量减少人工食品的接触,尽量多地添置自动化设备。”王欢介绍,例如新引进的具有自动识别、自动烹饪、菜谱记忆功能的万能蒸烤箱,具有“包馅”和“捏花”功能的自动包子机和X光食品检测机,还有非常可爱的自动搓圆机。
效率与口味,也重要!
西点间里,一台造型独特的打蛋机号称“人气明星”。一盒板装鸡蛋挨个上“线”,经过“沐浴更衣”坐上过山车,再挨个“脱壳”掉入桶里,完成食材使命。
“机器打蛋的效率较人工成倍提高,更能有效规避蛋壳异物等不安全因素。”航食生产部经理曾艳红介绍,作为湖南最大的航空食品生产基地,效率当然也很重要。
航空食品必须冷却后送上飞机,那么如何打破冷却必须耗费的时间呢?当然有神器!
以米饭为例,基地目前装配有最先进的冷链米饭加工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米饭会被设备打散加速散热,然后静置在真空冷却机当中。不仅冷却快,还易清洗,并能有效控菌保留原汁原味。
为了保障不同人群的不同口味,基地的技术人员还针对性地开发各国地方美食。烤串、牛排、红烧肉、面条……应有尽有。
记者逛完一圈最大的感受便是,湖南最大的航空食品生产基地,果然高端又霸气。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