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辣椒产业。
红网时刻记者 陈纲 通讯员 杨贵新 隆回报道
7月11日,在隆回县荷香桥镇开智村徐上相的辣椒地里,村支部书记朱建绿和徐上相正在采摘辣椒。徐上相边摘辣椒边说,今年发展了养殖业和种植业,今年上半年已卖了200只鸡和300多只鸭,收入3万多元,还种了2亩辣椒和3亩玉米,下半年打算养500只鸡和500只鸭,一年的收入突破6万元应该没问题。
朱建绿说,现在全村上下都很励志,让开智村发生了显著变化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家家户户有产业,组组通公路,乡风文明了,好人好事多了,致富能手也有了,精准扶贫给村民带来了希望,走上了致富之路。
一个励志班子 让村民有了“主心骨”
看望住院的村干部。
“开智村开智村,进村出村不开心,矛盾纠纷上访不停,环境脏乱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7年以前,开智村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较弱、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群众意见较大。
为了改变家乡贫穷面貌,2017年,远在广东经商的朱建绿,放弃老板不当,毅然回到村里担任村支部书记。家人都说他是最傻的人,放弃好好的老板不当,跑回穷山窝当村支书,不仅收入大幅减少,每年还要自掏腰包助力村级建设,慰问困难群众,每年都要倒贴几万元。
为改变党支部“软弱涣散”的现状,朱建绿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管理、流动党员管理等规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经常性开展交心谈心。做好无职党员的设岗设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朱建绿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也从没管过。去年8月,朱建绿走访贫困户去了,老婆去照顾生意去了,8岁儿了回到家时,没见到父母,也没有钥匙,爬楼时摔了下来,满脸都是血。虽然经过治疗,儿子的伤基本愈合,但朱建绿现在想起来都后怕。
在朱建绿的带领下,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村扶贫专干朱铁山从没休息过节假日,日夜奋战在工作岗位上。今年4月,朱铁山因长时间劳累,病倒在岗位上,不得不住进医院。朱铁山住院后,念念不忘的是工作,是贫困户走访,本来要住一个月院才能出院。朱铁山对医生说,自己天天住在医院,不仅病情不会好转,还会加重;只有回到村里,回到工作岗位上,心情才会好,病情才会好得快。就这样,朱铁山住了一个星期的院,便提前出院返回工作岗位。
近年来,该村贫困户分别与花瑶米业有限公司、辰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隆回泽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军杰食品有限公司、宏伟养殖合作社签订帮扶合同151户518人次。全村已经实施危房改造74户,完成易地搬迁共4户;全村共有2671人参加合作医疗,贫困户全部参加合作医疗,慢性病签约共53人,149户485人贫困户全部参加“扶贫特惠保”,一二级残疾人38人;享受“雨露计划”20人,义务教育阶段享受“两免一补”62人。
经过全村人的努力,该村于2019年顺利摘下贫困帽子。
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朱建绿一班人的辛勤工作,可喜的变化,让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朱云峰特意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村部的柱子上:开诚布公替群众办事真心实意,智珠在握为人民掌权清正廉明。
一支励志扶贫工作队 让村民有了“定盘星”
2018年, 邵阳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和国家统计局邵阳调查队驻村工作队入驻开智村,扶贫后盾单位以来,驻村队员走遍了开智村的山山峁峁,对村里所有的村民进行了走访,摸清了贫困户的情况和致贫原因。用他们的话来说“精准扶贫,必须要摸清情况,对症下药,这是最根本的”。
查看危房改造。
在挨家挨户的“唠嗑”过程中,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了解村情和贫困户情况,一个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在他们脑海中慢慢成形。为了让计划尽快落地,驻村工作队没日没夜开始忙活。“自然条件比较差,水利资源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脱贫难度大。”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他们一点点想措施,一步步想办法,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力度,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的“硬骨头”,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大刀阔斧地干,思路要清、措施要实,不见成效决不收兵,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户。”驻村工作队的“底气”来自于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领导的嘱托。作为对口帮扶村,国家统计局邵阳市调查队和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负责人和全体职工拧成一股绳,倾力帮扶开智村脱贫。
国家统计局邵阳市调查队队长刘昆怀和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主任夏存良带领班子成员定期走访、多次调研,现场办公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每年10多次的走村入户,听到的是贫困户的心里话,解决的是他们最难解决的问题,换来的是贫困户发自心窝的感谢。
刘昆怀在走访该朴先智片3组贫困户宋书龙,得知其住房是危房后,立即为其申请了危房改造,同时将宋书龙送到长沙参加种植业和养殖业培训,宋书龙通过发产业脱贫致富。
近两年共争取扶贫资金及整合资金406.33万元实施项目24个,其中全村窄改宽公路5条8.9公里,新修砂石路2条2.2公里,硬化山塘7口,维修水渠1条1.3公里等。2019年对多条道路进行窄改宽和修建挡土墙、保坎,现在条条平整的公路打通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一批励志典型 脱贫致富有了风向标
刘俊华养殖甲鱼,还带动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开智村,有很多励志典型人物,刘俊华就是其中的一员。
刘俊华出生于1956年,有5兄弟,他是老大,因为家贫,15岁就辍学回家学养鱼,随后担任过生产队队长,村经济场队长,修过六都寨水库,做过红薯糖、泡米花糖生意,又养过蛇,承包过公路修建,还到广东、江苏等地开过轮船、做过搬运工,到养猪场做过技术工。
长年在外闯的刘俊华经过成功到失败,再从失败到成功,曾三次成功,三次失败,长年的拼搏,长年的劳累,刘俊华病倒了,肺部被切除三分之二,妻子也切除胆和一部分肝,儿子的身体也不好。
2012年10月,刘俊华回到家乡,租了本村烟家冲300多亩荒地发展养鱼。由于一家一直在外,老屋也倒掉了,他就在渔场边修了10平方米的石瓦棚子,住下来。他购来增氧机12台,调料机6台,抽水机9台,修了1.2公里长,3.5米宽的马路,种植了玉米、黑麦草,自己制作蛆虫,整理出26个鱼塘130亩水面,四周全部硬化,从广东海带鱼亩公司进来60万尾四大家鱼,从广东佛山购进1万尾银鳕鱼,从广东茂名购进25000尾罗非鱼,从江西引进甲鱼2万只,还有6000尾鲫鱼,另外购进12000尾泥鳅,作为甲鱼的饲料,每年光是鱼苗的更新就达60万元以上。他还到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养殖技术。
2014年8月,因洪水冲垮15口鱼塘,光是草鱼就走了3万多斤,损失达30万元,为了重修鱼塘,刘俊华又被树砸伤右腿。虽然苦难连续不断,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2015年8月,一场暴风骤雨,让他苦心经营3年之久的57公顷鱼塘田堤被冲垮,损失达到近80万,于是他的创业梦想几乎濒临破灭。他因灾致贫,2017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关键时刻,当地政府和村民多措并举奏响一场暖心交响乐,最终刘俊华重拾信心,让他东山再起。
目前,鱼塘面积达260亩,刘俊华养的鱼远销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年产值达200多万元,还带动100多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
励志典型影响了全村人。该村6组村民65岁的龚权伍,今年养了6条猪,2条牛,种了5亩田,3亩玉米。龚权伍高兴地说,今年,仅卖猪崽就卖了3.1万元。
发展红薯产业。
励志典型让浪子回头成致富典型。该村8组朱某和曾是村里的浪子,在2017年以前,家里上无片瓦,下无插身之地,40多岁仍是单身一人。2018年在村里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参加了产业培训,2018年进行了危房改造,2018年下半年通过朱建绿的介绍,与新宁一女子结婚。目前,朱某和种植果树16亩,发展鱼塘5.8亩,种植辣椒6亩,优质稻7亩,养鸡300只,鸭150只,2019年纯收入达4万元,被评为2019年脱贫光荣户。朱某和还告诉了记者一个喜讯,他妻子身孕9个月,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升级当父亲了。
来源:红网
作者:陈纲 杨贵新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