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株洲醴陵:乡贤“雁归”美田桥村“蝶变”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邓伟勇 编辑:张俊 2020-08-10 22:04:4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株洲醴陵市沈潭镇东南端有个美田桥村,自古为吴楚咽喉、一方重镇。村域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4800余人,境内沃野绵延,云峰怀抱,民风纯朴,英才辈出,是醴陵市三大文化古村之一。

8月7日,记者来此探访,错落有致的房屋掩映在绿树丛影中,百亩生态农业基地与远山青黛互相映衬,一片怡人之景。沿着崎岖山路蜿蜒而上直达会真山顶,极目远眺,湘赣两省6个乡镇的全貌尽览无遗。

QQ截图20200810163703.jpg

美田桥村的“欢乐谷”农庄生意红火。(邓伟勇 摄)

这里也曾是“空心村”

来不及细细品味眼前的美景,沈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煌忙不迭地介绍起美田桥村的“前世今生”。美田桥村与江西萍乡交界,历史上一度是湘赣两省边民的重要通商口岸与文化交流中心。后来光环褪去,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这里和大多乡村一样,沦为“留守村”“空心村”。

让村里再现往日的繁华,美田桥村在思考路径。2012年,镇、村两级班子一致决定,把乡贤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带动产业兴起来、群众富起来、环境美起来。在“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乡贤瞄准“人无我有”的旅游资源纷纷加入到回乡创业的队伍。

村里建起大酒店

2013年,投资1000余万元,集餐饮、住宿、会务于一体的“欢乐谷”农庄隆重开业,打响了美田桥产业振兴的“第一炮”。“一个村里能有这么大的酒店,在当时可算得上一件大事。”村里30出头的姑娘陈湘军第一时间应聘收银员,成为第一个“在村里拿工资的人”。

上午11时许,“老员工”陈湘军正在接待下单点菜的客人。“还没到饭点就接到了四桌预定中餐的游客,人手不够,我得身兼多职。”陈湘军说,酒店都是雇的本地员工,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这样的工作很踏实。匆匆聊几句,她又钻进厨房忙碌起来。

“这里山峦叠嶂,溪水潺潺,有50多处极具观赏性的自然景观,还有万寿宫、祠堂会馆、入口牌坊等古建筑。”谢煌接过话茬说,这些年,村里硬化拓宽了道路,加大了旅游资源的推介,来村里观光休闲的人越来越多,遇到节假日,酒店20多间客房需要提前预订,村民自家开的农家乐也“有赚头”。

乡贤是乡村振兴“领头羊”

说话间,56岁的老杨骑着三轮车赶到酒店配送新鲜蔬菜。数着钞票,老杨今天的蔬菜卖了300元钱,一脸满足。“多亏了村里建起生态农业基地,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老杨说。

老杨大名杨建军,原来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村里通过乡贤大会,引进资金建立起100余亩规模的生态农业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公司负责产品的包装、储运和销售,农户供应合格的农产品即可。在村里的支持下,老杨一口气流转了30多亩地种植瓜果蔬菜,当年就收入8万元,顺利脱了贫。

“趁着还干得动,再努力一把。”老杨说,他去年底流转了10多亩地种植沃柑和黄桃,明年就要挂果了,他准备过几天参加市人社局组织的技能培训,好好学习修枝、病虫害防治知识,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汇聚乡贤力量,引入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翻开《美田桥乡贤录》,共记载乡贤70余人,这些乡贤在爱乡睦邻、 创业富民、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村里建立了儿童之家、老年协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中,本土乡贤踊跃参与,每年调解矛盾纠纷百余起。”谢煌说。(来源:株洲日报)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邓伟勇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10/81122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