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扶贫印记•衡南|谭子山镇杨湖村:夯实基础保障 圆梦脱贫攻坚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全咏 王攀程 尹朝辉 编辑:王敏 2020-08-15 09:54:3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为展示衡南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智慧衡南推出“扶贫印记”主题报道,聚焦15个村的扶贫故事,记录精准扶贫以来的乡村巨变,让普通大众跟随记者的镜头,感受脱贫攻坚路上,奋斗者们的别样芳华和人与土地根脉相连的深厚情感。

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全咏 王攀程 报道

杨湖村地处衡南县谭子山镇,下辖31个自然村,现有人口606户27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171人,现已经脱贫62户,脱贫人口达161人。

微信截图_20200813084238.png

衡南县谭子山镇杨湖村全貌(李气章摄)

微信截图_20200813085814.png

220亩碧峰枣园每年为村里200多名贫困户提供就业(谢琼轶摄)

微信图片_20200813084658.jpg

村民的玉米喜获丰收(谢琼轶摄)

眼前的杨湖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人和业兴,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因电网线路老化,家庭用电得不到保障,干旱时节,农田灌溉要等夜里十二点以后,抽水机才能抽得上水。过去的村庄没水没电没路,人居环境差,村民日子苦。

转机出现在2015年,杨湖村被纳入衡南县农网改造计划,“电力不足、电压低、常停电”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这几年,杨湖村水、电、路、讯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硬化路通到家门口,不仅随时保障水电供应,而且宽带覆盖全村。”杨湖村支部书记谢存民向记者介绍说。

基础设施是一切发展的基石!为保障生产生活安全顺利,农田、产业增产增收,杨湖村积极建设扶贫产业,大力推进各项惠民工程的发展,其中,防洪灌溉工程投资130万元,改造河道流经3.8公里,覆盖良田2000多亩,收益人口约3000人。

与此同时,6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破土动工。目前,该村发电年收入约3万元,可提供公益性岗位6个,其中贫困户5户,每户每人可增加经济收入达2000元左右,发电站年分红8000元,受益贫困户共计10户20人。

随着居住环境改善,道路交通优化,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也逐渐增强,自主致富的案例在杨湖村非常多见的,他们的成功便是杨湖村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缩影。

杨湖村石必组谢培波因腰椎受伤丧失了大部分劳动力,两个孩子都还在上学,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妻子养鸡。但鸡场规模小,缺技术,难盈利,每年入不敷出。“我跟村干部沟通,想申请多养点鸡,养几百只鸡一年收入两三千的话不够我们的开支。”他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希望自己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村支两委得知他的情况后,争取资金为他盖鸡舍、买鸡苗、修马路,因地制宜扩大规模,多措并举改善经济。现如今,谢培波住上了二层精装小楼,一双儿女工作稳定,鸡场每年出栏数达8000多只,年收入3万多元。“下一阶段我还想多养一点,现在经验比开始足一些了,争取提高点产量和收入。”谢培波的妻子信心满满。

在村干部和扶贫小分队的共同努力下,杨湖村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村级产业发展也迎来了新希望。作为省级扶贫示范基地的碧峰枣园共投入500多万元,占地面积220亩,主要种植甜蜜酥脆枣、蜜桃等高附价值经济作物,年收入可达150多万元。每年为200多名贫困户提供就业,产业帮扶贫困户171人。

近几年来,杨湖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0增加到15万元,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万余元,杨湖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当下正是酥脆枣生长的季节,果园里到处都是农户忙绿的身影。“我以前没出去打过工,现在在这里做事就有80块钱一天,另外我们家三个人一年还有2000多块分红。”周才秀就是其中一位受益的贫困户。

从依靠输血到自己造血,杨湖村已培育种植、养殖、劳务、光伏、旅游等多个特色产业,其中,杨湖烈士陵园成为“市重点红色教育基地”,昔日落后贫困村实现了华丽大转身。“下一步,我们打算以杨湖烈士陵园为点,带动整个杨湖村实现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支部书记谢存民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衡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全咏 王攀程 尹朝辉

编辑:王敏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15/81757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