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解码澧县葡萄崛起之道②丨点“绿”成“金” 澧县葡萄从小产品到大产业的“三大法宝”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陈湘云 编辑:姜珊 2020-08-16 08:37:56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3.png

在澧阳平原,一望无际的葡萄庄园,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片4.png

一颗颗珠圆玉润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格外醉人。

红网时刻记者 王嫣 通讯员 陈湘云 澧县报道

8月的澧阳平原,车辆穿行在平坦的乡村公路上,一望无际的葡萄庄园,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走进葡萄园内,沉甸甸的葡萄早已挂满枝头。一颗颗珠圆玉润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格外醉人。葡萄果香随风四散,让人的心情也情不自禁地跟着甜蜜起来。

澧县葡萄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经过三十年的探索转型,如今,葡萄早已成了澧县的特色支柱产业,成为了澧县农民发家致富、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5.95万亩,其中阳光玫瑰面积3.45万亩,亩平产值超过4万元,最高超过10万元。

近年来,澧县葡萄产业逐步实现了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与合作化经营,澧县成了国内优质阳光玫瑰葡萄最大的基地县和效益最好的产区之一。2011年,“澧县葡萄”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家族的一员,11个葡萄鲜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9年葡萄产业总产值超8亿元,目前全县共有葡萄种植户7000余户,专业合作社70余家……澧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南方吐鲁番”。

从小产品发展成为大产业,澧县葡萄如何书写农业产业化裂变式发展的奇迹?这背后离不开点“绿”成“金”的“三大法宝”。

实  政府搭台 为“甜蜜产业”保驾护航

图片5.png

位于澧县如东镇曾家港村的华宇生态葡萄种植基地。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节,对接销售业务、传授种植技术、联合购买物资……近日,华宇生态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强的电话频繁地响起,他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2015年开始种植阳光玫瑰葡萄,通过短短数年的发展,陈强的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从起步时的80多亩扩展到了1000多亩,从一个葡萄种植“门外汉”变成了村里公认的葡萄种植“专家”。

“栽苗、覆膜、抹芽、定枝、疏花、疏果、套袋、采摘、施基肥……”每一个种植环节,陈强都熟稔于心,对于葡萄不同生长阶段出现的问题,他总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原因,并顺利解决。陈强笑着说,这几年在“澧县葡萄”产业领军人才培训班里学习的知识,帮到了他许多。

“最近一次参加培训是在今年6月,每次参加完培训都感觉获益良多。培训班上,会对葡萄的种植技术进行讲授,然后会介绍种好、种精等一些超前的知识理念,引导发展方向。”陈强举起大拇指说,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培训,但真的“干货满满”。

图片6.png

华宇生态农作物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强看着即将丰收的葡萄,情不自禁地笑了。

近年来,为了发展壮大澧县葡萄产业,打造“全国阳光玫瑰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县”,澧县县委、县政府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从资金、人才、科技等多个方面,对这个“甜蜜产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县政府每年整合项目安排1000万元的葡萄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主要用于阳光玫瑰标准园区的基础建设,标准化收购点和葡萄品牌宣传推介……为了培育葡萄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葡萄产业领军人才,平均每年组织培训班12期,参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与此同时,县里还十分注重与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校的科研技术合作,是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县、湖南农业大学葡萄科研示范基地县,聘请石雪晖教授等国家级和省级14名技术专家顾问,为澧县葡萄产业发展制定规划,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此外,2006年,一个专门负责全县葡萄区域生产布局,指导全县葡萄的生产和技术培训,组织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协助搞好全县葡萄的果品流通,协助政府和葡萄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澧县葡萄品牌的部门——澧县人民政府优质葡萄产业办公室成立,以更加专业化、有针对性地为全县葡萄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资金、科技、人才的全方位的保障,奠定澧县葡萄产业强势崛起的坚实基础,让如今的“澧县葡萄”,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辉,成为了一个响亮动人的名字。

活  市场运作 “抱团”闯出一片天

图片7.png

澧县阳光玫瑰葡萄,色泽鲜亮、皮薄汁多、肉脆化渣、甜而爽口。

小小的葡萄,究竟有着怎样神奇的魔力?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的澧县葡萄,果形优美、色泽鲜亮、皮薄汁多、肉脆化渣、甜而爽口,除了主要销往北上广、江浙、沈阳、青岛、厦门、郑州、南昌等地,签约长沙、武汉、南昌等省会城市的知名水果超市外,还在越南、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海外国家走俏,每年外销东南亚等国家实现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澧县葡萄走俏海内外并非易事,除了有优质的产品质量外,更离不开高效的营销队伍。当地针对传统农业农户分散经营、技术操作不规范、产品品质不均等问题,成立了澧县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联社,利用合作联合优势,全心服务葡萄产业,在种苗供应、生产资料、技术标准、检验检测、品牌包装、产品销售上,实现了“六统一”。

图片8.png

常德农鑫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内,工人们在有序地忙碌着。

8月1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澧县如东镇曾家港村的常德农鑫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走进分拣车间,工人们正有序地忙碌着。一箱4斤的葡萄,只需输入数值,称重台上的10多个托盘就会自动配重,配重最接近的托盘就会亮起绿灯,工人们再把亮起绿灯的葡萄拿下装盒……

图片9.png

正在进行称重的阳光玫瑰葡萄。

常德农鑫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澧县农鑫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严钦兵告诉记者,这是今年6月新引进的全自动配重流水包装分拣线设备。修选,袋装、套装,上称,匹配,装箱……一系列流水线作业,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减少对果实的触碰,实现了面向不同客户的精准分选,大大突破了曾经称重时间过长的瓶颈,包装效率提高了4倍。

采访现场,记者观察发现,每一箱葡萄都统一使用了“澧县葡萄”的地标品牌,统一了产品外包装和小包装。严钦兵说,我们只是完成了“六统一”中的一个环节,农户把葡萄送到这里来,我们进行初加工,分拣出不同级别的葡萄,再分别进行包装,卖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去年,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和领导下,葡萄办组织42家澧县葡萄专业合作社成员,成立了澧县葡萄产业合作总社,我们也是成员单位之一。随着合作总社的成立,我们合作社发展葡萄产业的信心和底气更足了。

甜  果农“唱戏” 葡萄摇身变成“致富果”

8月中旬,在澧县如东镇曾家港村华宇生态的葡萄种植基地里,果农们正笑呵呵地忙着采摘自己用汗水浇灌的鲜果;10多台满载葡萄的大货车,一辆接一辆地从葡萄园里缓缓驶出,一颗颗闪耀着碧玉般光泽的葡萄,开始了它从田间到舌尖的旅程。

家住华宇生态农作物专业合作社附近的果农任泽标,受到了合作社负责人陈强的影响,2015年开始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在两年前创造了一个在村里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神话”。

任泽标回忆,“2015年,陈强给了我几株剩余的阳光玫瑰葡萄苗,我当时想着,在自家后院的5分地里种点葡萄试试,到时候自己吃。一年四季,我们老两口精心地呵护着这些葡萄树,遇到种植难题,就去请教陈强。我们没想到的是,在2018年时,这一小片葡萄园却给我们家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甜蜜收获。那一年园子里产的葡萄,不仅颗粒大,而且糖度高,香味浓,5分地里产的葡萄,卖了7万元,传遍了整个曾家港村”。

图片10.png

又到丰收时节,果农任泽标和老伴在自家的葡萄园里忙碌着。

“看到我们家的小田地种出‘致富果’后,在陈强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开始种起了葡萄。如今,曾家港村的葡萄园,可谓是一片连着一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葡萄。现在,我们家小两口除了自己种葡萄外,农闲时还会去合作社做工,对合作社的葡萄进行培育管理。我一年能在合作社挣4万元,我妻子给合作社做饭,一年也能在那里挣2万元,再加上我们自己种葡萄,还有些小收益。今年我们自家葡萄园的预计产量是4000斤,能卖到3~4万元。我们这个小家庭,因为这一串串绿果果,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任泽标只是澧县众多果农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澧阳平原,“澧县葡萄”早已成为了与当地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有着深厚情感的致富“黄金果”。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果农“唱戏”,在澧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葡萄发展产业链。这条甜蜜“链条”,一端连接着政府,一端连接着民心,正因为如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澧县葡萄能从一个小产品发展为一个大产业,点“绿”成“金”的成功路。

又是一年丰收时,串串葡萄如玉珠,层层叠叠似翡翠,澧县葡萄熟哒,澧县果农的心也暖了。

来源:红网

作者:王嫣 陈湘云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08/16/817648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