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北湖区的新田岭村,距郴州城区仅20公里,那里光照足、气候好,漫山遍野都种着瓜果蔬菜,要致富只缺一条好路。但几十年来,村民间为争夺水源总是闹矛盾,让修路计划一拖再拖,一直把村子拖成了省级贫困村。扶贫队进驻后,帮助村民们解开心结,把两败俱伤的斗气变成了共同致富的合力,乡亲们齐心修路、搞产业,终于脱贫致富。
新田岭村,海拔最高1200米,最低180米,落差近千米。大温差让这里盛产西瓜,豆角、辣椒、猕猴桃等50多种瓜果蔬菜,从山顶一直种到了山脚,当地的老百姓多以卖菜卖瓜为生。
海拔落差大,还意味着路不好走。多年来,村民外出卖菜,走的都是这条13公里、崎岖难行的砂石路,汽车进不来,三轮车就成了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张朝香:货堆好,人都是扒在车边上,车棚上坐的都是人。
这三轮车还有一个雅号——“土飞机”。堆满了货,前轻后重,爬坡时车头常翘起来,就像是飞机起飞。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周山玉:(有一次)把我们的车子和人,全甩到塘里,身上全湿了,那个时候天还在打霜。
进村前,扶贫队员曾洪平认为自己的扶贫任务不算太难。他认为只要筹到资金,就能把路修好,之后瓜果蔬菜就能“刷刷”地运出去,村民的收入就会“蹭蹭”地往上涨。
郴州新田岭村驻村扶贫队队员 曾洪平:当时还有点期待,觉得村民一定会非常感激我们,站在村口欢迎我们。
可当扶贫队好不容易筹到资金,带着施工设备进村时,一盆冷水迎面泼来。迎接他们的不是锦旗和鞭炮,而是村民挥舞的锄头和扁担。
堵路打架的是新田岭村的两个村组,一个住山上,一个住山下。当地属于喀斯特地貌,存不住水。几乎每年7、8月份都会有短暂的干旱期。整座山只有一处水源,山上山下共用。一遇上干旱,山上的村民就会把水截留自用,只要山上一截水,山下的村民就会堵路。
郴州新田岭村驻村扶贫队队员 曾洪平:你不给我通水,我就不给你修路,就阻工。
郴州市新田岭村支委委员陈志明:这个矛盾已经了几十年了,我们以前村里想自己修路,也就是因为两个村组矛盾太大,不配合,所以一直没有实现。
为了化解矛盾,扶贫队和村支两委分工合作。村干部负责安抚村民,扶贫队去寻找新水源。做安抚工作,村干部打算从胡三民和陈陶兵这两位“打架带头人”入手。
郴州市新田岭村支委委员陈志明:他们打架虽然都是带头的,但是他们其实没有私仇。而且他们两个都比较能干,想搞产业。我们觉得这里可以突破下。
胡三民是村里有威望的水果产业能人,听说他想开发古村落搞旅游,村干部就把在外经商多年、人脉资源丰富的陈陶兵引荐给他。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胡三民:他年轻,脑瓜子活,旅行社、文化专家他都认得、也找得到。
陈陶兵是村组长,号召力强,得知他想发展八月瓜产业。村干部又把胡三民领到陈陶兵的地里来指导。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陈陶兵:姜还是老的辣,种东西确实要想他这种有经验的人指导我们才好。
一来二去,两位“打架带头人”合作搞产业,其他村民也就吵不起来了。
另一边,扶贫队带着水利部门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新水源,七根大水管将几个山头外的水引了进来,解决了村民用水的烦恼,也浇灭了两个村之间的火气。水通了,大家的思路也通了。
郴州新田岭村驻村扶贫队队员 曾洪平:上下两个村的村民一下变得很齐心,修路的钱不够村民踊跃捐款,修路的地他们都无偿捐出来的。
陈陶兵承包了40亩地成立合作社,带着8位贫困户种八月瓜、西瓜和子姜,年收入达到10万元。胡三民承包了100亩地发展水果种植和古村观光旅游,吸纳55名贫困户和15名残疾人就业,公司年营收达到120万元。这对从前的“冤家”如今成了“乡村合伙人”。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胡三民:以前我们为了争水,只想着怎么去打架,怎么去打赢。现在我们想的呢,是怎么把这个产业做好,带领村民一起发财。
郴州北湖区新田岭村村民 陈陶兵:以前是打架带头人,现在是致富带头人哦。
村里还成立了11家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年产3万只的养鸡厂。路修好了,大货车能进村收菜。告别了土飞机的乡亲们买了小车、盖起新房,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800多元增加到2019年的9000多元。
郴州新田岭村驻村扶贫队队员 曾洪平:扶贫路上各有各的难处,但是我觉得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那我们的好日子就不会太远。
村村通:喂喂 注意听啊 今晚6点 2020新田岭和礼家洞拔河对抗赛在村广场举行。要看的莫跑错地方啦!
路修好后,每年村里都会组织山上、山下两个村组进行拔河比赛,两支队伍比的不再是吵架的气势和打架的力气,而是你追我赶奔小康的势头和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本台短评《人心就是力量》:
脱贫攻坚,抓住了人心,就抓住了重点。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穿针引线,以两位“打架带头人”为突破点,化解了矛盾,聚起了人心,畅通了公路,引来了活水,也浇灌出新田岭上的产业之花。很多地方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人心不齐,人心在哪里,工作的方向和重心就在哪里。只要扶贫干部广泛听取民意、认真研究问题、找准破解之道,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窝里,就没有赢不来的人心。干部群众心无旁骛、昂扬斗志,把精气神全部用在发展产业、致富奔小康上,脱贫攻坚就没有爬不过的山,趟不过的河!
来源:红网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