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家三代出了12位老师,株洲有个“教师世家”

来源:株洲市新媒体中心 作者:谭筱 编辑:张俊 2020-09-10 16:44:0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9月10日讯(通讯员 谭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职业,绝不是外人想象那么简单。不仅需要以言语释疑解惑,还需要用行动以身作则,更要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站上三尺讲台,更多的讲究奉献、付出、给予。有的人为此奉献了青春,有的人奉献了一生。

株洲有很多家庭中有不少老师,他们相互影响,持续传承,诠释着师道精神

今天是第36个教师节。让我们来聆听这些教师家庭的故事,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向老师们致敬!

张要武和女儿张依屏。

张要武是株洲市南方中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也是家中的第五位教师。他继承了曾祖父和父亲的职业,又培养了一名教师女儿。他家成为名副其实的“教师世家”。

“爱生如子无言奉献”,一家三代出了12名教师

从教33年的张要武,说起家里的教书人,满满自豪:“我一家三口,姐姐、姐夫、两个妹妹,还有侄儿、侄媳都是老师。”张要武介绍,“算上叔辈的,加起来就已经12个了。”

在张要武看来,读书、当老师是家族的传统。他从小就把成为一名教师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

81岁老教师张训权:“当教师是家风传承更是家族荣光”

“以前蛮辛苦的,学生多,课也多。在当年,教师并不是被看好的职业。”在采访中,张要武的父亲,81岁的张训权老人感慨,相较于现在,三十年前的老师教书条件艰苦太多。教龄42年的张训权老人先后在醴陵10所小学分别担任过语文、算术、体育等多个课程的教学。

艰苦的岁月虽已成过往,一说起自己教过的学生,张训权老人总是喜滋滋的:“没想到他们还能记住我这个小学老师,心里蛮高兴的”。 “父亲常常会在家翻看老照片。每次看到他从前教过的学生,都会很自豪地和别人介绍一番。”张要武说,当有学生回来看望父亲时,父亲会开心得合不拢嘴,“他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老一辈有句话叫‘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张要武说,他的曾祖父也是一名教师,曾任张姓家族“选青”学校校长。

孙女和爷爷。

孙子辞职当老师,爷爷紧皱的眉头才舒展

“父亲特别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在当年我面临择业时,他极力主张我当教师,所以我填的志愿都是师范类的。” 张要武回忆说,1984年,他被湘潭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后,父亲在老家办了十几桌酒席,还放了两场电影。当时父亲的那股高兴劲儿,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同样的事发生在张要武侄儿张欢身上。多年前,张欢从湖南师大毕业后去了湖南省建工集团工作,张训权老人认为当教师更稳妥。当年,老人因身体不适住院,躺在病床上都念叨着希望张欢回株洲教书。

“教师职业单纯、稳定,正适合没有背景且书生气十足的孩子。”直到一年后,张欢辞去工作考入株洲市九方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后,张训权老人紧皱的眉头才得以舒展。

张依屏为湖南省音乐教师上示范课。

家庭聚会时,最爱讨论教学经验

在这个大家族里,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教师。

“我们家里最热闹的除了春节,就是寒暑假。”张要武笑称,每次聚在一起,大家聊天时总会在不经意间把话题转移到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来。如“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如何实施教学?”“如何看待如今学生的习惯?”… …

但如今的‘新高考’‘新课改’,和以前的教学模式也有所不同。张要武表示,教师更多是提供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悟。 “学生们遇到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会常常会来找我开导。”张依屏说,在她高三备考期间,父亲常用书信和她交流,爷爷也会亲自抄写名言警句,编印成册送给孙女。至今,张依屏都保留了当年的文稿。同样,在她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也常常借鉴父辈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

久而久之,家庭聚会就变成了热闹的小型“教学研讨会”,不同年代的教师在交流探讨中提升。

“传承数代 生生不息”,为新生代照亮前行的路

“教师,是一份良心事业。教书育人,无尚光荣。”如今,爷爷和父亲的教诲,已深深刻在张依屏的脑海中。

也是受父辈影响,张依屏在2011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同样选择了师范类,并最终考入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成为一名公费师范生。如今,张依屏已经是株洲市二中的一名教师。从教5年,相比于上辈人的“爱生如子”,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张依屏更多的是把学生当成朋友,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去交流。“现在的孩子比较叛逆,更容易接受这种方式。”“教育方法在不断发展变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张依屏说。小时候,张依屏常常听爷爷和父亲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最简单的话总有最强大的力量。爷爷很开心我能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会觉得这是对自己事业的一种传承。因此,他的教诲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信条。踏实、认真、严谨,为孩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点亮未来的方向。”

来源:株洲市新媒体中心

作者:谭筱

编辑:张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