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源于人民的艺术史诗 献给红色热土的时代颂歌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经纶 2020-11-09 21:25:09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7日晚,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国家大剧院演出圆满落幕,不少观众眼眶湿润,全场响起阵阵掌声。该剧受到现场的观众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11月6日至7日,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国家大剧院震撼上演。

▲《大地颂歌》国家大剧院演出结束后,掌声此起彼伏。

从湖南到北京,自9月27日首次公开演出以来,这部以湘西之事讲湖南,以湖南之事讲全国,展现湖南“精准扶贫”决心和精神的大型史诗歌舞剧,每场演出,座无虚席,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也就是在7年前,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7年间,三湘大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尽锐出战,全力攻坚,在艰苦卓绝的实践中,谱写了一曲震撼人心的脱贫攻坚时代颂歌。

▲《大地颂歌》演出现场。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首倡之为当有文艺先声。《大地颂歌》正是一部秉承时代呼唤,以全景视野、创新表达,匠心打造的一部饱含泥土芳香的新时代扶贫艺术史诗。

匠心铸就精品:

一部以脱贫攻坚精神打造的脱贫攻坚大剧

脚下有多少泥土,剧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源泉和艺术灵感,才能塑造出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

自去年11月起,湖南省委宣传部集中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大地颂歌》的创作生产。

为了更好地反应折射精准扶贫以来三湘巨变的奋斗历程,创作期间,主创团队特别赶赴剧本原型所在地——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凤凰县夯卡村等进行调研、采风,和当地人民生活在一起,和上百名扶贫工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

▲《大地颂歌》第五幕《幸福山歌》。

剧本创作出来后,主创团队又广泛征求了广大扶贫工作者的意见,进行了数次打磨、修改。青壮年因为贫穷所迫,背着行囊离开大山外出打工的真实场景变成了直击人心的开场;十八洞村墙上的顺口溜,被“接地气”地引入剧中;苗寨单身青年相亲大会,也成了反映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鲜活缩影……十八洞村从一座饱受贫穷之苦的深山苗寨,到扶贫干部带领下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留守儿童求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幸福村庄,7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被生动地融入到了剧中。

艺术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文艺精品的打造,离不开创作上的创新突破。

在原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王祖皆看来,《大地颂歌》从表现内容出发,不拘一格,在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集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纪事报道等多种手段,融为一体,来适应今天这个时代的审美需求。该剧悲喜兼备,舞台剧作抑扬顿挫,舞台衔接自然流畅,舞台呈现丰富多彩。

真实传递深情:

一曲让无数观众泪目的扶贫赞歌

“要告别往昔,就要拼上全力,凿向那贫穷,争一口气……”唯美的音乐,绚烂的舞蹈,声情并茂地演绎,2个小时的精彩演出,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还让人们得到了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

▲《大地颂歌》第六幕《大地赤子》。

“整部剧下来,我几乎一直眼含热泪。”城里长大的驻村扶贫干部连宇坦言,《大地颂歌》虽然有一定的艺术加工,但里面的很多点都走进了自己心坎里。在一幕幕剧情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同时也看到了千千万万扶贫人的身影。

而作为一名在京工作生活多年的湘妹子,几个月前,李锦从家乡好友处得知《大地颂歌》会来北京演出,从那时起,就开始期盼这部剧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这一天。李锦满怀期待地看完演出后表示,剧中年迈的老村长为了留下村里的年轻人时表现的那种无力感和心痛感,以及当龙书记要离开时,大家的不舍和牵挂,这一幕幕场景,都让她感动不已。

最是情深能致远,最是深情能动人。

从贫穷到幸福,一步千年。而这跨越性的一大步,离不开无数扶贫人的无悔奉献,离不开无数扶贫家属的默默支持。

“没来得及说我爱你,你就消失在梦里,我要前往你灵魂圣地。一步步去追寻你的足迹……”第六幕《大地赤子》,从已故的原炎陵县委书记黄诗燕、退伍老兵“名誉村长”王新法的扶贫故事讲起,直至全国各地脱贫攻坚一线牺牲的党员干部照片一一浮现,现场无不动容。

▲第六幕《大地赤子》致敬广大忘我奉献的扶贫工作者。

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这一幕无论从台词的写作,人物的表演,情感的处理,表演分寸的拿捏都非常到位。张凯丽持重深情,万茜喃喃自语,艺术上都相当的讲究。这样的情感高潮戏,让这部扶贫剧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展现出人性的力量。

艺术记录时代:

一幅波澜壮阔、感人肺腑的脱贫画卷

2020年春天,湖南宣布,51个贫困县(市、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2012年末至2019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至551万人,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

这些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无数个贫困家庭的幸福梦想已变为现实。

正是有了这些被“精准扶贫”改写命运的故事,才有了感人肺腑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大地颂歌》源于真实、来自人民。

以文艺讴歌时代、讴歌人民、讴歌脱贫攻坚,是《大地颂歌》的创作初衷。11月6日至7日,国家大剧院内,整部剧落幕时,连绵不绝的掌声,就是观众对这部源于真实、来自人民作品的最好回应。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云驹看来,《大地颂歌》在创作思路上有很大的革新、突破,把人民脱贫攻坚的史诗变成了艺术的史诗,新的文艺的史诗。

▲《大地颂歌》演出现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大地颂歌》讲述的是湖南十八洞村的故事,呈现的却是一个国家的形象,记录的是一个时代的奋斗。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精准扶贫历史画卷,正在神州大地上徐徐展开。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经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