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桂阳:精准打好“组合拳” 决胜脱贫攻坚战

来源:红网 作者:王清一 陈勇 刘娣 编辑:姜姿 2020-12-02 10:49:2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12月2日讯 (通讯员 王清一 陈勇 刘娣)脱贫攻坚“1172”工程、扶贫领域“十大行动”“产业+就业拓展、健康+素质提升、微服务暖民心”三大工程……近年来,桂阳县始终坚持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第一工作责任来抓,精准打好帮扶“组合拳”,最大程度释放政策保障效应,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该县33个省级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12052户29870人如期脱贫。2016年度、2019年度,桂阳县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是郴州市脱贫攻坚期内唯一获得2次省先进的非贫困县。

桂阳方元百香果成了当地贫困户致富“黄金果”(欧阳常海摄).jpg

桂阳方元百香果成了当地贫困户致富“黄金果”。欧阳常海/摄

全员发动高站位 抓得实

“我的帮扶责任人一个月要来两次,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和困难,比我的亲人还要亲。”流峰镇园区村脱贫户罗启连欣喜地说。通过建立“领导联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力量下沉、责任上肩”帮扶机制,桂阳县调优配强126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安排700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结对帮扶,明确每月1号和15号为“结对帮扶日”,开展结对帮扶“半月谈”,做到核好户情、讲好政策、制好对策、填好手册、实现好微心愿、搞好环境卫生“六个好”。

“就是要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沉下去、落下去、严下去,用心用情用力去扶贫!”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的话掷地有声。桂阳县坚持领导带头、全员发动,高规格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制的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每年第一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脱贫攻坚,每年第一个全县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做到第一时间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对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桂阳迅速落地落实。

同时,该县层层压紧压实县级领导的领导责任、乡镇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县直行业扶贫部门的主要责任、派出单位的包干责任、驻村队员的直接责任和村支两委的第一责任,形成了上下贯通、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合力攻坚。

此外,该县还定期开展驻村帮扶述职点评与谈心谈话,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决胜脱贫攻坚。今年以来,已累积谈心谈话3600余人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00余个。

fae53a23c72393d18a425033e6256ea_副本.jpg

桂阳流峰家庭光伏发电“照亮”贫困户“脱贫路”。陈勇/摄

精准施策多举措 帮得准

“没想到在家里躺着也能赚钱!”桂阳县流峰镇小洑村贫困户陈井利的话语中满满的都是获得感。陈井利因腿部残疾无法干重活,向银行申请了小额无息贷款3万元后,通过镇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在自家楼顶建起了家庭光伏发电项目。今年年初,陈井利家的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仅五个月时间总发电量达到了5000多度,收益3000余元。

陈井利的产业帮扶脱贫只是桂阳县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桂阳县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于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因人因地制定脱贫攻坚计划,深入推进“一村一业、一户一工人” “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春风行动”等扶贫活动,大力实施“微心愿+微服务”等暖心工程,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把有限的资源、有力的措施精准投向贫困村贫困户,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也为群众脱贫注入了新活力。

该县紧扣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和贫困村“一确保两完善”的退出标准,专门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易地扶贫搬迁(危改)基金、教育扶贫基金、医疗救助基金、兜底保障基金、工作保障基金等7个专项扶贫基金,共投入扶贫资金10.5032亿元,为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兴建、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培训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桂阳县强化项目统筹,2016年以来投入4.5亿元,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通讯难、用电难“五难”等问题;投入1.6亿余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61户1614人,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共计实施309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59户,全面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目标。特别是大力实施“健康+素质提升”工程,落实“三个一批”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医保,100%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100%参加大病保险和扶贫特惠保,29种大病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率达到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应签尽签,从源头上阻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解决贫困户不敢看病、看不起病的问题。

创新方式强机制 富得了

“我家养了200只土鸡,种了4亩杨梅树和70余亩楠竹,加上产业扶贫奖补的4000元,去年的收入就有4万元呢!”在桂阳县正和镇和谐村,贫困户黄洲向记者如数家珍,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脸上。这些年,他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不断发展自有产业,已于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生活越过越好。

“必须把稳定脱贫、防止返贫作为第一目标,打好产业帮扶组合拳,巩固脱贫成效!”桂阳县委副书记、县长朱阳辉说。该县坚持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帮助贫困群众建立“造血”机能、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措施,用好500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基金,发放 1.856亿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全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先后引进景湘源食品、湘嘉佳药业等省级重点产业扶贫项目,推行“农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通过欧阳海米业、太和辣业等带动1600户贫困户种植富晒大豆、优质水稻、优质辣椒15000亩,通过利诺制药、丹桂园药业等带动1200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7000亩,形成了“政府搭台、银行帮扶、企业唱戏、贫困户受益”的互动共赢格局。

就业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桂阳县着眼长效抓就业扶贫,建好用好“互联网+就业+扶贫”平台,建立就业扶贫基地(车间)34个,2372名困难群众通过劳务组织派遣、扶贫车间就业、公益岗位安置、返乡创业吸纳等方式稳定就业。

产品变成商品,才能实实在在地增收致富。桂阳县把抓好消费扶贫作为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有效举措,大力开展“消费扶贫、桂阳在行动”“新供销·强三农·好年货”“芒果扶贫云超市”“桂阳县农特(扶贫)产品农超对接现场会”等活动,为近400家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推广销售农产品2.7亿余元。通过产业、就业、消费扶贫,在今年疫情影响下,仍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就业岗位、家家有增收渠道”。

桂阳推行“农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黄民乐摄).jpg

桂阳推行“农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中药材。黄民乐/摄

从严监管促长效 盯得紧

在桂阳县雷坪镇陈溪村,不少群众正围在村务公开栏前认真看着刚张贴的公示表,了解低保户、残疾户、五保户享受惠民政策的情况。“以前,有些村民总觉得村干部把享受惠民政策的人藏着掖着,有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的嫌疑。现在公示表上一目了然,谁也没有闲话。”陈溪村村民邓大松说。

今年3月,桂阳被湖南省纪委选定为全省5个探索实施扶贫领域监督清单制度试点县之一。该县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分类分级督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出台扶贫领域“一县一清单”制度,联合财政、审计、农业等部门成立督查组,对全县村级财务审计情况进行督查,发现16类87个问题。督查组督促相关单位重新规范财务公开事项,逐笔细化,甚至相关附件也要公开,让群众参与监督扶贫政策落实全过程。

同时,还借助“互联网+监督”、政府门户网等平台将惠民资金的来源、分配机制、分配结果全程分开,确保应享尽享、部门清楚、群众明白。

此外,桂阳县还成立22个脱贫质量“回头看”工作指导组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回头看”工作,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户、建档立卡以外的特殊困难户”入户核查率均为100%;结合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对全县扶贫领域3大类21小项61个具体问题实行长期监督和跟踪检查,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资金和项目管理、社会大局稳控“三个到位”。今年,桂阳扶贫领域监督“一县一清单”典型做法还在全省广泛推介。

来源:红网

作者:王清一 陈勇 刘娣

编辑:姜姿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02/86666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