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田县“十三五”脱贫攻坚纪实

来源:红网 作者:陈华新 新服 编辑:王杨 2021-01-04 11:06:3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永州1月4日讯(通讯员 陈华新 新服)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新田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产业提质、城镇带动、生态优先、民生为本”战略,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新田实际的“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之新路。

“十三五”期间,新田县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级各界的大力支持帮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91户、79389人已全部脱贫,1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22.58%下降至零。2014年至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77元增加到10440元,年均增长10.36%,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36元。

产业扶贫创新发展稳中有升。2016年以来,新田县通过扶贫农业项目,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产业收入稳中有升。五年来,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7.6亿余元,建设14个现代产业园区,引导帮扶103个贫困村建立主导产业,形成了“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全县实现蔬菜种植21.5万亩、大豆8万亩、油茶5万亩、水稻27.6万亩、烤烟4.55万亩,富硒农产品核心基地达到15万亩规模,成功打造成为富硒农产品之乡、全国富硒大豆之乡。同时,积极探索龙头带动的利益联结机制,安排产业发展资金1.5亿元,229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实现产业基地奖扶全覆盖。全县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00多家,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的合作社达423个,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全县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14851户贫困户和边缘户与产业园、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签订帮扶协议。通过东升农场、远鸿菌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帮扶,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等六个方面受益,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通过五年来的重点扶贫,全县农业品牌凸显,“陶岭三味辣椒”“新田大豆”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陶岭辣椒种植系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田大豆被评为湖南省十大农业公用品牌。东升农场蔬菜畅销粤港澳、远销欧洲和东南亚,被评定为永州市粤港澳“菜篮子”建设工程首批基地。

拓展金融扶贫路径。为解决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困难,不断探索金融扶贫路径。按照“一授二免三优惠”的办法,积极推行扶贫小额信贷。2015年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以来,累计发放35594.5万元,帮助全县78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同时,投保100余万元为扶贫小额贷款贫困户购买意外保险金,并按照扶贫小额贷款10:1比例,建立风险补偿金,安排风险补偿资金4350万元。

打造外出务工就业扶贫主渠道。新田是劳动力输出大县,务工就业成为全县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五年来,按照“稳定就业一人、带动脱贫一户”的工作思路,稳岗就业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构建“三级体系”。在全县12个乡镇设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230个行政村(社区)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在流动人口流出聚集地设立劳务协作服务中心,构建县内县外全覆盖、县乡村全覆盖的劳务协作服务体系。二是开发“智慧就业”平台。依托“智慧新田·社会治理创新云平台”,开发集就业服务窗口、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主终端等多位一体的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全方位地为广大劳动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就业“e点通”,加快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三是扶贫就业培训“全面开花”。开创异地培训机制,采取“基地+企业”联合培训模式,提升异地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就业率,培训达4320人次。

易地搬迁扶贫甘花“重金”。为做好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住房保障工作,五年来,投入资金10.59亿元,解决了43723人的住房保障问题,实现住有其居。其中,实施易地搬迁3247户,实施危房改造8236户。同时,积极开展“四扶四建”易地搬迁后扶工作,编制资金使用和后续产业扶持方案,大力培训,建立扶贫基地,引进多个就业扶贫工厂和扶贫车间,实现后扶产业全覆盖,有劳动力的搬迁户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无劳动能力的有兜底保障,后扶率达100%。

教育扶贫勇于争先。新田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坚决把斩断人代际贫困作为扶贫扶智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落实教育资助,确保贫困孩子“零辍学”。落实“三帮一”控辍保学三级责任制,实现贫困学生“零辍学”。全县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全面达到或超过省市相关要求,义务教育巩固率始终保持10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步提高,2020年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辍学率为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0%,“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为100%。二是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确保贫困孩子“读好书”。加快城区学位建设,新增城区学位28485个。推行教育联盟,全县52所中小学分为五个教育联盟,实行学校、教师对口帮扶制度,选派优秀教师下乡支教,提升贫困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多措并举,推进实施乡村教师“国培计划”等项目,贫困乡村教师培训率达到93%,有效提升贫困乡村师资素质,制定实施了“2016-2020年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计划”,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优质师资资源。三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确保铺平贫困学员“就业路”。把全县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统一归口职教中心,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县职教中心制定实施了“2016-2020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共培训17000余人,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增强了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实施“雨露计划”,2015年以来,为就读职业院校建档立卡学生发放职业教育补助10390人次1532.7万元;2016年以来,投入资金381.85万余元,选送931名创业致富带头人赴省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培养了一批致富能人。

健康扶贫达到“三个100%”。新田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健康扶贫决策部署。一是把好参保关,100%资助参保。2016年以来,财政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共计资助2447万元。补贴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缴费50%以上,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投入资金2130.33万元,为所有贫困人口购买“特惠保”家庭综合保险,进行意外伤害、自然灾害保险保障和大病保险补充保障。二是把好政策落实关,100%大病救助。全县贫困人口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一站式结算平稳运行,专户资金充足。三是把好预防关,100%签约家庭医生。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00%,实现贫困户足不出户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落实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防控,近五年来,新田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他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均控制在国家控制标准内。

社会兜底保障扶贫政策到户到人。为抓好贫困户兜底保障最后防线,新田县坚决做到用好用足政策。2016-2020年,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35亿元,其中农村低保金发放1.19亿元。通过严格兜底脱贫对象认定程序和动态清理,全县目前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232户9506人。同时,大力推进低保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逐步形成了“低保保障生活、扶贫促进发展”的良性格局。并且创新服务模式,贴心上门服务,截至2020年10月共办理残疾人证2748人,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残疾人、疑似残疾人的证件应办尽办和应换尽换。

交通扶贫“首当其冲”。要脱贫,要致富,先修路。新田县始终把交通基础设施摆在脱贫攻坚首要位置,五年来,全县建设省道干线公路4条,里程109.17公里;同时,S345新田县田家至二广高速宁远保安互通一级公路建设列入省交通建设重点项目,S229、S227新田县关口至黄沙溪公路项目全面建设,新田人民“大进大出”交通梦想取得历史性实质性突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里程619.04公里,旅游资源产业路里程39.75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和25户100人口以上的自然村100%通水泥路的工作目标。

农村饮水改善扶贫项目全面落实。为提升群众生活舒适度,新田县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加快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创新突破。201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3.2亿多元,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13处,受益农业人口33.2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87.4%。全县230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的水质标准均达到基本安全及以上。

不言而喻,经过全县人民五年的努力奋斗,新田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来源:红网

作者:陈华新 新服

编辑:王杨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1/04/88083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