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长沙报道
1月18日,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两例新增确诊者的详细信息,其中一人在报社工作,媒体从业者感染瞬间引发各界关注。
由于媒体的特殊工作性质,记者、摄影、摄像等人员普遍活动范围大、接触人员复杂、携带设备多样,无疑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多要求。媒体如何防控最科学?有哪些实用建议?记者专访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
记者:如果必须要进入发热门诊或者隔离区,应该注意什么?
“进入发热门诊、隔离病区时,媒体人要执行与医生相同的防护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级防护。”刘富强表示,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媒体人需要跟随专业人员学习医疗知识、防护服穿脱等基础医疗技能。如果必须进入隔离病区,要严格按照防护要求穿防护服,身体任何部位不能露出,尤其要注意口、鼻、眼三个地方的防护。
刘富强强调,记者采访工作时,在一些细节上要特别注意,任何情况下不能大意。比如,记者、主持人与受访对象在不影响交谈的前提下,保持1.5米安全距离,采访时千万不可聊着聊着就把口罩摘下来了,另外有抽烟习惯的媒体人士要特别注意,在采访时不能抽烟,否则就很容易一不注意就摘下口罩,有暴露风险。
记者:我们常用的机器设备,在消杀方面有什么具体要求?
“去过隔离病区、发热门诊等比较敏感的地方,不仅要对自己进行消杀,机器设备确实也是重点。”刘富强介绍,例如相机、摄像机、话筒、录音笔等设备的防疫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也是媒体人与普通人防护不太一样的地方。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媒体可以使用紫外线灯对设备进行消杀,另外也可以把设备、机身用保鲜膜包几层,起到一个隔离防护的效果。“我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尽可能少带设备,给手机装一个外壳,再用手机拍摄,出来直接剥掉手机外壳,用酒精再清洗擦洗就可以达到消毒效果。”刘富强介绍。
还有一点特别要注意,如果使用了收音的设备,将麦克风从一人转向另一人时,也要使用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这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保护。
记者:媒体人的日常防护中,除了戴口罩勤洗手,还有其他需要特别留意的吗?
“记者的口袋里,一定要随身携带小瓶酒精凝胶、喷雾,在接触门把手、扶梯后就要不断消毒,不能怕麻烦。”刘富强说,由于要不断接触新物体,随身携带小瓶的75%酒精或者75%的酒精湿纸巾用处非常大,不仅可以对自己进行消毒,还可以对机器设备进行消毒,如对麦克风、摄像机用75%酒精湿纸巾擦拭15秒以上即可。
“媒体人普遍活动范围大、目的地多样,记者外采应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优先选择自驾、自行车等方式出行,在出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疫情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刘富强建议,最好每天做好行程记录,若一旦去过的地区发生疫情,也可以尽量提供完整的行程记录。另外目前已经在开始新冠疫苗的紧急接种,新闻工作者属于9类重点接种群体,可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