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王进文 陈奥男 张盟 长沙报道
谢觉哉故居。
湖南官,胆如鼠。湖南民,气胜虎。要涤腐生新,锄凶雪耻。又建湖湘根据地,人尽为兵政民主,让国党闹成大亏空,我们补。
这首《满江红》创作于1944年,日军窜陷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后。作者以回忆的笔调,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湖南人民反抗斗争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以百倍的信心预示了湖南人民必然取得抗战胜利的光明前程。这位词人就是新中国的司法先驱——谢觉哉。
“未曾沙场驰骋,却也笔下成绩。”这句话用来描述“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恰如其分。谢觉哉,我国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作为老一辈革命家,他虽未曾上前线杀敌,却用自己满腹的学识为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身许党 他是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
谢觉哉画像。
1884年4月,谢觉哉出生于湖南省宁乡县(今宁乡市)沙田乡。他从小勤奋好学,21岁时考中了晚清秀才。虽生于旧时代,谢觉哉却无心科举,青年时代便开始锲而不舍地寻求振兴中华的道路。
1921年,经何叔衡、毛泽东介绍,谢觉哉加入新民学会。1925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写信告诉家里人说:“我国在这十年内若不振兴,必至亡国,说不定至于灭种,万不能在这要生不生要死不死的路上停滞。革命前途未可知,我已以身许党。”
1933年,谢觉哉在中央苏区主持和参加起草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最早的《劳动法》《土地法》《婚姻条例》等一系列法令和条令。1945年11月,边区政府成立了由谢觉哉负责的宪法研究会,起草《宪法草案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这个《大纲》,成为新中国建立后全国普遍推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早设想。
自比“周老倌” 他深入群众、多做事才心安
1957年,谢觉哉回到阔别30年的家乡。
谢觉哉一生廉洁奉公,不徇私情。新中国成立后,与谢觉哉分别多年的儿子谢廉伯、谢子谷,想从老家湖南到北京去看望父亲,被他以“你们很穷”“筹路费不易”等理由多次婉拒。
他常以诗言志:“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倌。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周老倌”是谢觉哉家乡一位勤劳能干的雇农,谢觉哉将自己比为普通的农民,认为自己为人民多做工作才得心安。
谢觉哉常说,新社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不应有官气。他始终把自己看成是群众中的一员,很重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
1957年,谢觉哉回到阔别30年的家乡,就曾在这里接见了前来拜访的乡邻,他要大家记住刘少奇同志的话,让他多接见群众,多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谢觉哉认为,一部好的法律要以情、理、法相结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民至上的思想贯彻到司法实践中。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进文 陈奥男 张盟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