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衡阳4月12日讯(通讯员 朱嘉林)当日入院、当日手术、当日出院,这是每位患者来院就诊最大的愿望。过去,“日间手术”这样一种高效快捷的治疗模式通常只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的手术,比如人工流产、乳腺肿物切除、痔切除、包皮环切等等。而对于复杂、高风险的手术而言,则“不可能”在一至两日内实现快速诊断、快速康复。
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9年引进了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用以辅助手术,让难度大、时间长的胸外科手术也加入到“日间手术”的行列,患者可在一至两个工作日内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将众人眼里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创伤小、出血少 术后当天便可下地活动
家住攸县的患者杨先生,56岁,2019年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一直口服药物治疗。今年开始,发现眼睑越来越睁不开,乏力症状愈加明显,药物剂量加倍也无济于事,家属慕名找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株洲攸县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莫靓看诊。
经过仔细的病情评估,莫靓发现杨先生前纵隔有胸腺增生,且不排除胸腺瘤可能。莫靓助其申请就医绿色通道,安排入住到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医院放射科专家进行详细的会诊,与杨先生及家属充分沟通后,莫靓治疗团队决定为杨先生采用最新的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3月上旬,手术成功实施,杨先生增生的胸腺组织及周围脂肪被完整切除,并保留膈神经分毫未损。手术后,杨先生身上没有留置任何引流管,当天便可下地活动,药物剂量也减少到术前的一半,眼睛也能睁开了,乏力症状明显改善。
“随着设备器械的持续改进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机器人辅助手术将会成为外科的常规手术方式。”莫靓介绍,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暴露差,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术后疼痛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且容易出现肌无力症状加重,患者难以接受。相比而言,机器人辅助手术在坚持安全、无瘤和微创的基础上,手术定位更精确、创伤更小、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灵活稳定、切除更完整、前纵隔脂肪清扫更彻底,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术后疗效。
手更巧、眼更明 让胸外科大手术成为“日间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誉为当代外科皇冠上的明珠,是公认的完成复杂高难度手术的利器。主刀医生只需坐在操纵台前,通过两个手动控制器和一组脚踏板来轻松控制手术器械的操作,不但降低了医生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医疗工作效率。
“因为纵隔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组织来源多样,周围邻近大血管及心脏等重要脏器,所以胸外科医生在做此类手术时容易给患者带来副损伤,发生严重并发症,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后,这些困难迎刃而解。”莫靓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械臂仅有8毫米,操作关节具有7个自由度,540度旋转,超越人类手腕极限,越是狭小的空间,越能发挥优势。同时,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备颤抖自动滤除技术,能消除人手存在的自然颤抖,让医生的操作更加稳定、自然、精确、安全。
此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具备裸眼3D及高倍图像放大技术,能将目标放大15倍,使手术视野更加直观,主刀医生通过医生控制台看到肉眼不易见到的细微结构,使得超精细操作成为可能。莫靓说,微创胸腔镜手术需要扶镜助手充当主刀医生的眼睛,如果扶镜助手与主刀医生配合得不默契,会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甚至增加手术的并发症。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摄像头由主刀医生自己操控,可以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地方,使得手术更加流畅。
“不管手术设备如何先进,手术的核心仍在于人,丰富的外科手术经验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手术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莫靓表示,在开展机器人手术前,医院已提前安排手术团队去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进行系统培训,术前开展多次模拟训练,进行全面细致的术前讨论,以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目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血管外科已常规开展机器人肺癌根治术、纵隔肿瘤切除术、全胸腺切除术等胸科手术,未来该科将会坚定不移朝着国家医改的方向前进,开展更多高难度手术,做到更多胸心血管外科大手术成为日间手术,让患者享受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来源:红网
作者:朱嘉林
编辑:李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