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拿云青年说丨袁甲平:选择当一名做书人

来源:红网 作者:袁甲平 编辑:魏玮 2021-05-04 11:19:22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少年心事当拿云。”阅读由我定义,最张扬的青春宣言;青春由我定义,最绚烂的奋斗模样。日前,中南传媒旗下湖南文艺出版社为“后浪”群体量身打造的新概念文化品牌“拿云志”第一辑出版面世,在出版业界和青年群体中引发强烈反响。五四青年节之际,红网、时刻新闻特别开设“拿云青年说”专栏,集中刊发“拿云志”丛书青年编辑刘津、谢朗宁、陈志宏、吴健、袁甲平等编辑手记,分享编辑成长心路与丛书打造历程,展现新时代湖南出版新青年的新形象、新气质、新担当。

49.jpg

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袁甲平,“拿云志”丛书《面朝大海——海子经典抒情短诗选》责编。

微信图片_20210501144544.png

《面朝大海——海子经典抒情短诗选》,海子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文/袁甲平

我是2019年8月到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化生活图书编辑部的。工作将近两年,我参与了许多类别的图书编辑工作,例如美育教材、《扶贫志》等主题出版物、导师阎真先生的长篇小说等文学图书,以及“拿云志”图书品牌中的《面朝大海——海子经典抒情短诗选》。接触各个品种的图书,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让我有机会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这个行业,也有了更真实的基础去思考图书出版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

选择图书行业,是因为图书至今在我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纸质书。我已经非常习惯和文字打交道,是每天必备的一个生活流程。而这个流程大多数是靠纸质书完成的,我信任图书的内容,也信任它的物质形态。打开一本书,我们是自觉地去与历史、与各色的人生相逢,这种相逢会在纸张上留下痕迹,并且可能被长久地保存下去。我相信在任何时空重新打开图书,都能够循着刻痕,比较自由地在时空中穿梭。而这种痕迹,在电子读物中难以留下的,即便留下了,也是没有生命的质感的。基于对图书的个人需求,我当了编辑。但当图书生产者和图书消费者太不同了,前者不自由得多。

进入图书行业后,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青年编辑和图书市场一起走到了一个大时代。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给图书行业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我认为是图书,而不仅仅指纸质书。文字,尤其是长篇文字和无现实功用的文字正在被急速淘汰,图书、文学早已不是生命的必需品。图书和浅娱乐产品争夺时间,胜负是显然的。谁还记得,娱乐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在当下绝大多数的生活中,翻开一本小说恐怕得先焚香、沐浴、更衣了吧?所以,在这个时代做图书编辑,我要面对的第一个事实就是:大众对文学的狂热早已退潮,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与文学、甚至与图书毫不相关。

但另一方面,图书的市场还很大,文学图书亦然。或许有失偏颇,但据我观察,有许多已经难以享受文字的人热衷于占有图书。这或许是对图书价值的一种难以自制的认同,或许也暗示着一种藏匿在轻快娱乐下的精神焦虑。更有意味的是,经典图书销售占据了绝对的王者地位。就文学而言,从四大名著、鲁迅、巴金、茅盾、沈从文等经典作家作品,到莫言、余华、贾平凹等著名作家,在销售层面上拥有持续的影响力。这里说的是“销售”,我始终疑心有多少书的命运是“买过即看过”?经典作品和著名作家,有一个共同的内核——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占有权威、占有经典,是否已经成为精神焦虑者的安全感?如果这些心理是真实存在的,且有一定数量,图书阅读重返生活就仍有可能。而从大环境而言,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变革的伟大时代,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中国在经济上压缩迭代了西方现代400年的历程。在国家硬实力已经绝对居于世界前端的当下,中国人拥有了从容面对自我深处的可能。“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么图书对于当代人精神构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对图书的命运,总体上我仍持乐观的心态。在当代人光怪陆离的精神生活中,我相信图书仍有余地。编辑要抢占这个“余地”,则需要有“学者之良知和市侩之手段”。“学者的良知”不必赘述,我们要生产精神的食粮,而非精神毒药。但怎么把精神食粮包装成一个可口的样子,通过“市侩的手段”经营是个重要的课题。我们“拿云志”图书品牌从青年聚集地B站、豆瓣、抖音等处寻找突破口,为青年定制图书,或将经典图书包装成青年喜欢的面貌,再经由青年聚集的渠道亮相,是一条可期待的道路。

(红网阅读频道 蔡娟 魏玮 整理)

来源:红网

作者:袁甲平

编辑:魏玮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5/03/92591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