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Vlog·诗中那抹红丨青年毛泽东带着为民的心,从这里走来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凤 任晔 王进文 编辑:杨雁霞 2021-05-06 18:19:4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色vlog_meitu_3.jpg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现场。

红网时刻记者 任晔 李赛凤 王进文 韶山报道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

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

诗中提到的“好八连”,指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新中国成立之初,南京路号称“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但八连战士们仍脚穿草鞋,肩扛铁锹,步行到郊区拓荒种菜。他们身居闹市却一尘不染,赢得了“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美誉。深受感动的毛泽东,挥笔写下这首《杂言诗·八连颂》,高度赞扬了这支英雄连队,并号召大家向好八连学习。

“为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谋复兴,是毛泽东一生的追求。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是毛泽东人民群众观生动而朴素的体现。

儿时大闹祠堂 关心百姓疾苦

毛泽东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亲历农事。他从6岁起就开始做一些砍柴、拔草、放牛等农活。8岁开始读私塾后,学习之余他早晚放牛拾粪,农忙收割庄稼。到了十四五岁,他几乎天天和家里的长工一起犁地、耙地、栽秧等,还与长工们比赛,抢重活干。这些经历使毛泽东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对劳苦大众有着深厚且质朴的情感。

8888.jpg

韶山毛氏宗祠。

有一年,韶山闹旱灾,农民颗粒无收。按当时的族规,族长要开仓放粮,把备用粮分发给农民。但当时族长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将备用粮高价卖出去赚取私利。一个叫毛承文的农民看不下去了,揭发了族长的丑行。族长一气之下给毛承文扣上破坏族规的罪名,押进祠堂准备毒打。毛泽东听闻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与其他农民来到祠堂与族长对峙。当时的毛泽东虽年纪不大,但毫无惧色,据理力争。

族长见毛泽东是村里较富裕的毛顺生的儿子,加上众怒难犯,怕把事情闹大不好收拾,最后不得不放了毛承文。

始终牵挂人民 将为人民服务深植于心

不论在艰苦或是稳定环境中,毛泽东时刻惦记着群众,全身心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1935年10月后,来到陕北的毛泽东在抓好党中央工作的同时,对陕北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倾注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只要群众有关于生产与生活的问题和困难,毛泽东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1936年7月初,党中央迁到陕北保安。保安地理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城里没有一家商店,老百姓买日用品都十分困难,有的百姓家里一件衣服缝缝补补要穿几代人。看到这些,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他把中央贸易部和保安县政府的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商量开个供销社。接下来,毛泽东又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组织力量运输货物等问题。不久,保安的供销社开办起来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报告上正式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将其作为党的宗旨。到今天,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体现,“为人民服务”贯穿着党百年的历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深入基层,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密切联系群众,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来源:红网

作者:李赛凤 任晔 王进文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1/05/06/92634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