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湘潮 百年颂丨 湖南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实现零的突破:湘企加速跑进现代化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亚新 周林熙 杨思 编辑:彭笑予 2021-05-08 08:52:55
时刻新闻
—分享—

1993年12月,“湘中意”“湘火炬”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湘股实现零的突破,标志着湖南省股份制改革朝规范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加速了湖南企业的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湘中意”“湘火炬”股票认购申请表。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林熙 摄)

“1993年12月20日,‘湘中意’‘湘火炬’在深交所同时挂牌上市,实现了湖南省公开发行股票和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5月7日上午,长沙证券学会终身荣誉会长邱力原一边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股市,一边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带“湘”字股票时的心情:“感觉就像是一群无家可归的人,终于找到了家。”

1990年就开始试水股市的邱力原,是湖南第一代职业股民。湘股破冰的场景,他历历在目:长沙市所有的证券交易厅人头攒动,大家紧盯着电子显示屏。9点半刚过,电子显示屏跳出“湘中意”“湘火炬”两支股票,交易厅内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和掌声。上市首日,“湘中意”上涨127.59%,“湘火炬”上涨178.26%。

(1993年3月,长沙松桂园股票交易厅,股价波动牵动着每一个股民的心。陈金华 摄)

湘股破冰,几经周折。

1992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阵阵热潮。沪深股市迅速升温。湖南证券界人士也摩拳擦掌,紧锣密鼓地筹划公司上市。

国有企业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前身为株洲火花塞厂,1992年被确定为湖南首批规范化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1993年,组建株洲火炬火花塞股份有限公司。

邱力原介绍,1993年初,湖南争取到1亿股的发行额度。在国内同类行业中实力强劲的株洲火炬火花塞公司和长沙中意公司获得了股票发行资格。

当年5月,“湘中意”“湘火炬”招股说明书及其他文件全都准备妥当,上报到国家证券委。4个月后的9月16日,两家企业收到复审意见书,取得进入股市的通行证。

10月26日,“湘中意”“湘火炬”在长沙和株洲同时向社会公开发行。10月27日至31日,湖南省证券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开始发售抽签表。

“在两个城市交叉发行两种股票,这在全国还是首次。”时任湖南省证券公司总经理罗惠雄回忆,当时,省证券公司共准备了1.3亿张抽签表,在长沙、株洲设立220个发售网点,一次性铺底8100万张,实际发售“湘中意”抽签表5998万张,“湘火炬”2327.5万张。

一时间,省证券公司的工作量陡增。罗惠雄回忆,当时他们奔波往返于长沙、株洲,几天几晚不敢睡个囫囵觉。

“两只湘股的公开发行,激发了市场活力。”邱力原介绍,这极大提升了湖南投资者的投资热情,资本市场的“弄潮儿”也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是,通过公开发行股票促进股份制改造,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使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湘中意”“湘火炬”的顺利发行为两家公司筹集了2.67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转换机制筹资金,“股道”通向好年景。1995年召开的湖南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湖南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步伐,湘企加速跑进现代化。

(1993年9月10日,湖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迁址暨留芳股票交易大厅开业庆典。 谷一均 摄)

随后几年,湖南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增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对全省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到1998年,湖南省107家试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部分完成了公司制改造。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湖南收缩了国有经济战线,实现了企业机制的转换,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产权多元化的格局。

湖南资本市场也不断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突破。湖南人“敢为人先”的特质,在资本市场彰显无遗。湘股创造了多个A股“第一股”,如“股改第一股”三一重工、“淡水养殖第一股”大湖股份、“盐改第一股”湖南盐业等……证监会湖南监管局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湖南A股上市公司共117家,总市值超过1.6万亿元。

湘股破冰,加速了湖南企业的机制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改革的持续推进,湘企现代企业制度日臻完善,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如华菱钢铁、中联重科等一大批行业内极富市场竞争力、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湘企要牢牢抓住新发展机遇,继续创新改革,做强做优,扩大自身优势,为湖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三一重工打响股权分置改革第一枪

2021年5月7日,三一重工报收30.31元,当日市值为2571.87亿元。与16年前比,已然翻了数十倍。

三一重工市值之所以能呈几何倍数增长,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不上市流通。这一现象A股独有,当时这样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国有资产不流失、保持公有制绝对控股地位,具体表现为国有股、法人股不上市交易。

股权分置问题饱受诟病:股权分置直接导致股市流通盘小,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实质就是非流通股股东向以中小股东为主的流通股股东购买流通权,需要向中小股东让利。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三一重工等4家企业首批试点。

为何会选中三一重工?三一业绩良好、市场形象不错、股权结构也单一,并且愿意付出改革成本、承担相应风险。

为了争取到广大投资者的支持,确保股改能从三一重工“星火燎原”。三一重工对机构投资者,公司都上门拜访,对中小投资者,公司一一电话沟通。

2005年5月10日,三一重工出台试点方案:流通股股东每持10股股份,可无偿获得3股股票和8元现金。

方案一出,仍有人认为非流通股股东让利不够。5月24日,三一重工推出修改方案:股改对价由“10股送3股派8元现金”,修改为“10股送3.5股派8元现金”。

这一方案是经反复商讨后才最终敲定。相关会议上,有人建议10送3.1或者3.2。几番争论后,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拍板:“国家之责大于企业之利,不要斤斤计较,就10送3.5,一步到位。如果我们多送几百万股出去能够换来股改成功,值。”

最终,三一股改方案最终以93.44%的高票通过。至此,三一重工成为“股改第一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唐亚新 周林熙 杨思

编辑:彭笑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