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图片是凝固的历史,一张张的图片诉说着岁月变迁的故事,为隆重庆祝建党百年,颂扬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红网时刻特别策划《让色彩照进百年历史》专栏,通过AI修复,清晰再现彩色历史瞬间,还原一个全彩的历史。今天推出第七篇“印刷技术革新”。
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 张必闻 何青 秦楼 长沙报道
童年的卷子总是飘有油墨味道。我记得那时每到期中或者期末考试,老师就得提前把卷子的内容刻到蜡纸上,然后用油印机一页页地印出来,如今油印时代成为一种记忆。
印刷技术的革新不断擦亮着“出版湘军”品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党中央高度重视出版印刷事业发展,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前身湖南新华印刷厂,从1949年起至1955年,陆续由大大小小的30家印刷厂、所演变合并而成,成为湖南省第一家初具规模的地方国营印刷厂。在市场经济大潮之下,湖南新华印刷厂几经分合,21世纪前后,走上集团化运作之路,2007年,被纳入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整体上市范畴,存续分立为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70载风雨历程,正是我国印刷技术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字化“0与1”的伟大变革进程。
“铅与火”时代:熔铅铸字再印刷
60年代厂里的铅字车间新字架。
一排巨大长方形的木架子里,
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几毫米见方的小铅块,
每一个小铅块上,
都刻着一个反写的汉字,
横折竖撇、字形方正,
却又不失风骨韵味、古雅动人。
60年代铅字车间。
铅排凸版制版及平版制版从上世纪50年代相沿至80年代末期。铅排凸版制版工艺流程大致为:先熔铅,然后铸字,铸完的字放到架子上,由拣字工拣字。拣完字以后先印出样张,校对人员对样张进行校对,一般要进行三校,校对完成之后进行排版,然后进行活字版浇铸等,最后印版装机开印。
1979年,印刷二厂流动红旗获得者,铅印空间校队组在进行校对。
当年新华印刷厂的拣字工人一天托着装有几斤重铅字模的“木比子”,在狭小的排字车间走道里来回拣字,一天步行超过10公里。如果在铅字时代,400页的32开书籍,单排版就可能需要一个多月才能完成,而现在几个小时便可完成。
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欣涛说,当时为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印厂加快了铅印到胶印的技改革新,这也为教科书的黑白改彩色打下了基础。
60年代初厂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将印刷机手动续纸改为自动续纸。
湖南新华印刷厂最初的胶印设备和胶印技术力量,是3台当时国内一流的01对开胶印机。50年代,湖南新华印刷厂全部是01对开机从事胶印生产,主要产品是商标、年画、领袖像和插页,且全部采用手动续纸生产,直到1962年在01对开胶印机上试制自动续纸装置成功,1963年胶印机全部实现自动化。
1964年,厂里技术科科长李怀清与熊炳赋、周孝均在铅印车间研究改进印刷版精度。
技术科刘连喜经常下车间指导装订技术操作。
80年代末,大幅度使用胶印,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时代。“铅印人工排版不好改动,胶印便于保管,可修改。”李欣涛表示,胶印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印刷内容更精彩。
“光与电”时代:激光照排取代铅排
70年代印刷二厂装订车间向职代会报喜。
1985年,湖南新华印刷厂引进国外出现的照排技术,迅速购买了10台手动照排机,革命性地降低排版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80年代末,湖南新华印刷厂逐步实现激光照排系统全部取代铅排,电子分色机全部取代照像挂网分色和修版,排版、制版生产发生革命性变化。
1987年,应用的华光排版系统首次将普通计算机与照排机联系在了一起,并成为沿用至今的中文激光照排系统的雏形,加快激光照排技术的普及应用。
校对人员逐本检查马列著作印装质量。
新华印刷厂是承担重要政治书刊、宣传画报、粮票等票据、中小学教材等印制生产的主力军。为确保教科书“人手一册,课前到手”,印刷工人们不畏严寒酷暑,加班加点,充分展现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964年湖南新华印刷一厂举行运动大会。
数字化“0与1”时代:“智慧印厂”加快推进
现在的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车间。
本世纪初,湖南新华印刷厂在省内率先引入CTP制版技术,标志着企业进入数字化信息技术时代。
2020年,湖南天闻新华印务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自动书帖输送系统、自动堆积打捆码板系统、自动打包系统等自动化、智能化辅助设备顺利投产,标志着企业智能化建设正式起步。
李欣涛认为,人工成本已取代生产成本成为最大的成本,印刷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智能化印刷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公司现以打造亚洲最大规模的绿色智能书刊印刷基地为目标的“智慧印厂”建设正加快推进。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张必闻 何青 秦楼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