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长沙报道
有些速度,比的看似是人气,其实是发展的崛起,更是一种施政者的觉醒。
6月21日,长沙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发布公报数据:常住人口10047914人!
这是长沙最新晋级新一线城市、成为网红当红城市的人口大关:10000000,成为中部地区继武汉、郑州后第3个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
人在哪儿,特别是年轻人涌向哪儿,这是一个事关发展的风向标。长沙,用她的烟火气、低房价、大兼容,释放着幸福的引力、城市的魅力、创业的活力。
2010年,长沙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常住人口7040952人,到2021年常住人口过千万,增加3006962人,增长42.71%,年平均增长率为3.62%。这意味着,过去十年,“两支入干”成效明显:一是省内市州的人口向省会长沙流入,二是外地流入湖南的人口,也主要流入了长沙。
流动,是一种迁徙,加上频繁流动的“候鸟人群”,长沙的流动人口+常住人口,已不单单是个破千万。流动,是一种人气,是文化的吸引力、发展的亲和力,是“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想念力。
年轻,是生命力,更是生产力,长沙以“青春”之姿“点靓中国”
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能忽视“漂族”的力量。北漂也好,沪漂也好,粤漂也好,能够漂的不是劳力就是脑力。
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得益于大量年轻人口的增加,长沙以“青春”之姿“点靓中国”,有效摆脱了老龄化的束缚。
按照国家划分标准,65岁以上人口超14%,便是深度老龄化社会。据报道,目前,国内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经有12个省市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其中湖南位列第10。
长沙市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下人口占据优势比重,中青年劳动力数量充足。
按照深度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长沙尚在“壮年”,其9个区县(市)的常住人口年龄构成情况分别为:0-14岁人口为1672202人,占16.64%;15-59岁人口为6835863人,占68.03%;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39849人,占15.33%。显而易见,60岁以下人口占据优势比重,中青年劳动力数量充足。
同时,对比中部部分城市的数据,各有千秋。
5月28日,武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其常住人口为123265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34%;6月2日,南昌公布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全市常住人口625.50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18%。
比较发现,两座城市均低于长沙3.62%的年平均增长率。
在6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中,武汉为145.62万人,占比11.81%,比2010年上升3.68个百分点;长沙为111.58万人,占比11.11%。从数据上看,长沙与武汉旗鼓相当,略有优势。
其中,以广大高校学子、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年轻人口,为长沙保持青春出力不少。
这就不难理解,另一个数据,长沙为什么又是“一马当先”:人口素质。据统计,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长沙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9138人上升为27453人,是省内唯一一个每10万人中大学学历人数在2万以上的城市。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0.48年上升至11.52年。
武汉在此方面,得益于大力实施“大学生留汉”“招才引智”等政策,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成效显著:全市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33867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0年的11.12年上升至11.96年。
郑州则有近3成常住人口具有大学(包括大专及以上)学历……由此可见,长沙在此领域仍有进步空间。
跨过千万级门槛,长沙矢志“做大做强”
长沙人口破千万得益于快速发展。“虹吸”与“被虹吸”,折射着发展的AB面。过去,长沙受发达地区“虹吸”之苦,导致人口流失,现在得产业发展、房价低洼之利,人口回升。
十年间,300.70万常住人口的增量,意味着长沙平均每年增长30万人,在已经公布数据的国内城市中,成绩非常亮眼。随着长沙此次晋级,意味着全国千万级人口城市将变成18座。
那么,长沙这些年滋生出如此大的吸引力,原因何在?虽然每个“新长沙人”来这里安居乐业的原因各异,但从大的层面来讲,与长沙近年来装备制造、文化娱乐等产业快速发展有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大量人口流入,加上低洼房价,让流入实现了留住。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长沙的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企业海内外闻名。文化产业方面,出版湘军、广电湘军闻名遐迩,还有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为长沙的“注意力经济”贡献不小。休闲旅游方面也不遑多让,根据第三方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长沙入围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行列,一些平台的数据表明,长沙是今年五一期间第一旅游目的地。
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居民收入的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0年,长沙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477.60元,同比增长5.7%,领跑中西部各大重点城市。
另外,长沙本身拥有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加上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强力调控,极大降低了生活成本,幸福感的溢出效应,带来了人口增量的“虹吸”效应。
总之,湖南是人口大省,城镇化还有较大空间,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人口流动首选就是向产业发展好、公共服务好的省会城市集聚。另一方面,在交通基础设施尤其是高铁设施完善后,居住或流动,长沙都是一个好去处。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按照做大做强的城市发展内生逻辑,已是千万级城市的长沙,在奔跑的路上,包括产业建设、人口政策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虽成效显著,但仍大有可为。
在这条道路上,长沙需大胆向前走,坚持:大了,还要大!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