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王进文 陈奥男 湘潭报道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光绪三十一年,这首《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的作者由日本返回中国。乘船行至黄海,诗人在船上看到日俄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地图,想到国家屡遭外侮,而清政府又极端腐败,心中激愤万分。于是,她怀着无比愤懑的心情,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
这位诗人就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自号“鉴湖女侠”的秋瑾。
巾帼不让须眉 秋瑾“始信英雄亦有雌”
秋瑾相片。
秋瑾1875年生于晚清的一个官宦家庭,善填词赋诗,亦长于骑马击剑,堪称文武双全。秋瑾幼年在家塾读书,念的是《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等,但她自己更爱读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从小不仅仰慕英雄豪杰,而且还立志要做巾帼英雄。在随父入湘居住期间就写下了“今古争传女状头,红颜谁说不封侯”“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这样的诗句。
秋瑾的青春岁月是在湖南度过的,湖湘文化对秋瑾的成长产生了特殊影响。在《秋瑾遗闻》中有这样的记述:“女士虽浙籍,而随宦生长湖南,口音习惯,纯乎一湖南人也。”
因此,许多人认为,秋瑾极富侠女风范、生性豪爽、具有强烈的女性独立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湖湘文化影响有关。秋瑾在湖南生活时期,正值大规模维新变法运动,撼动着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撼动着秋瑾一贯反对的封建伦理纲常。
创办《中国女报》“英雌”开争取女权风气
秋瑾故居外景。
1907年,为了有力地宣传妇女解放,发动妇女团结起来参加斗争,秋瑾决定创办一份便于普通妇女阅读的杂志——《中国女报》,提出创办的宗旨,是要“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1907年1月14日,秋瑾与陈伯平、姚勇忱、张剑崖等人创办的《中国女报》出版。
秋瑾在《中国女报》的发刊词中写道:“吾今欲结二万万大团体于一致,通全国女界声息于朝夕,为女界之总机关,使我女子生机活泼,精神奋飞,绝尘而奔,以速进于大光明世界……”她痛心于当时广大妇女尚不觉悟,希望妇女们不要安于命运,立志从经济上获得自立的能力,以摆脱奴隶地位,争取女权。据说,许多妇女看到这些文章后,感动流泪,并开始了深刻的思考。
《中国女报》虽然仅出版两期,却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并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百年风雨兼程,无数伟大女性九死不悔,为人民解放,民族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依然有无数女性的身影。2020年10月1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紧要的时刻,来自中国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她们,是温柔且坚定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王进文 陈奥男
编辑:彭笑予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