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群众为杨希勇送锦旗。
红网时刻记者 白玲川 常德报道
信访工作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一颗真心,递一杯热水,道一片温情。平凡的工作,体现着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杨希勇,2005年调入常德市信访局后,凭借接访八字诀“细听、巧问、慎答、暖抚”,化解一块块坚冰、一个个壁垒,大家都亲切地称为“希哥”。16年来,他累计接待群众13万人次,协调处理重大信访事项1600余件,交办、督办处理信访事项4000多件,没有一次和群众红脸、争吵,没有收到一次群众投诉。
以真情交友,把哭闹的信访人变成交心人
杨希勇与信访群众沟通。
在大家眼中,杨希勇是个爽快人,办起事来有板有眼,接待信访群众时总是亲如家人。
在接访中,他从不轻易打断信访人的诉说,从不与信访人红脸,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倾听,以真情拉近与信访人的心理距离,赢得尊重和信任,把哭闹的信访人变成交心人。
2004年,常德市基础教育实行改革,市直国有破产改制企业的中小学教师全部解决公办身份,但是幼教职教教师仍然只能以企业职工身份退休,退休金只有300多元一个月。从2005年起,几十个退休老教师就开始到政府上访。70岁的覃老师,身患癌症;张老师,丈夫和女儿接连去世,女婿不管事,留下一对外孙靠她微薄的退休金抚养,其他的老教师们也大多非病即贫。杨希勇一一记在了心里,不畏辛劳到处奔走协调。
最后,在杨希勇的努力下,这批信访人成了政府部门的重点慰问对象,杨希勇还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督促教育部门出台了一个优抚文件,对这批幼教职教教师进行养老金补差。2013年,经常德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这批幼教职教教师人均退休金达到了3000元。
一个上访案,前后历时8年,曾经又哭又闹的信访人覃老师如今和杨希勇成了忘年交。她送了杨希勇一盒菊花茶,嘱咐他:“嗓子要少用,尽量压低声音,别伤到。”
以真心为民,将群众的烦心事办成暖心事
现场调解。
如果没有一颗为民的心,群众所有的大事小事,在干部眼里都是困难。反之,群众所有的困难,在干部眼里都是大事。杨希勇以真心为民,把群众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努力把群众一件件烦心事、揪心事办成舒心事、暖心事。
石门雄黄矿职工刘某某等300余人,自2013年来,多次到市政府、省政府上访,反映他们在雄黄矿破产改制后自谋职业,因在该矿工作时有砷接触史,砷中毒症状越来越明显,强烈要求政府进行职业病鉴定,与留在企业重组的职工一样享受工伤待遇。砷中毒潜伏期较长,每年下岗职工中都有人皮肤、身体开始腐烂,甚至患癌死亡。而职能部门认为职工档案不完善,根据工伤认定相关规定,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职工档案不完善,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的问题,并不是职工的问题。另外,同是出现砷中毒的症状,留在重组的企业职工和周边村民都适当解决了相关待遇,而自谋职业的却不能享受待遇,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杨希勇将调查结论和处理建议整理后,多次向各级领导、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谏言,引起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关键点仍卡在档案上,弄错了谁负责?杨希勇坚定地拍了一板:“出了问题我负责!”他带领工作组,先后数次到石门山区,对300多人的信息一一进行核实,并到医院一一开展体检。2015年11月,刘某某等300多名下岗职工全部纳入工伤医疗保障。
之前,刘某某等人动辄就租两台大巴车,凌晨三点出石门山区出发,赶到市政府上班之前准点上访,在市里停留一夜,第二天又赶到省政府上班之前准点上访。后来,他们原班人马,从原路出发,一路敲锣打鼓,把锦旗送到了市信访局。那是市信访局搬院子以来,最热闹的一天。
以真诚交底,用工作的“硬骨头”扛出“狠担子”
获得群众的点赞。
群众为什么会上访?本质上,是对政府的信任。如何应对群众上访?16年的工作经验,让杨希勇总结出一个八字诀,即诚心、倾听、巧问、慎答。困难的人要帮助,刁难的人要教育;邪气要压下去,正气要提上来,才能真正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他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担当。
2019年9月,市城区某小区业主因强烈要求开发商对小区住宅用电由专电改为公电,开发商认为2012年整个小区电力施工方案已报电力部门批准了的,本来就投资近3000万元才完成的,这次再电改投资又大,不同意电改。而大部分业主强烈要求电改,双方意见不一致。
随后,业主在小区临街高楼拉扯6条长幅在街口聚集维权,杨希勇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过去做工作,经过努力劝说,人员散离,竖幅拉走。
为把此事处理好,杨希勇先后走访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了解相关政策,针求意见,再专门组织业主代表、开发商、政府职能部门、区街道等部门解决第一个问题,该不该改,改不改的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开发商、电力公司终于答应了电改。2020年国庆节前,该小区专改公终于彻底完成,业主用电更安全了,用电秩序更稳定了,用电更实惠了,业主们上门送锦旗向杨希勇致谢。
像这样的棘手问题,杨希勇总是以礼待人、以柔克刚,最终成功化解。他总结到,这种信访只占绝对少数,消化一个就少一个。
就这样,“希哥”的名字越来越有了影响力,盲人到市残联了“希哥”跑去管,临岗路收费站失业收费员到市交通局了“希哥”跑去管,要求解决社保问题的农民工到市农业农村局了“希哥”跑去管,“希哥”成了担当的代言词。上访群众里,有个别做出极端行为的,有个别威胁接访干部的,“希哥”也要管,“希哥”更成了奉献的代言词。
真情交友、真心为民、真诚交底,“希哥”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真正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红网常德站
作者:白玲川
编辑:胡金贵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