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辉十年大家谈③丨“三高四新”闯创干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廖洁 刘玉先 王嫣 吴公然 王义正 汪衡 王诗颖 刘志雄 编辑:胡冲 2022-03-10 22:56:44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308214841.jpg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纷纷感慨,这十年巨大成就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航程。人们由衷地感恩领航、歌颂领航、祝福领航。红网时刻新闻《光辉十年大家谈》,把代表、委员亲身经历的故事呈现出来,让我们一起在“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指引下,一起“闯创干”,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廖洁 刘玉先 王嫣 吴公然 王义正 汪衡 王诗颖 刘志雄 报道

郑建新.jpeg

全国人大代表郑建新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郑建新

郑建新:“三高四新”正引航“精美长沙”驶向星辰大海

2022年,是全国人大代表,长沙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郑建新入湘工作的第10个年头。十年一瞬,感慨万千。

“中部省份的正常面孔,既不是特别靠前也不是特别靠后,中规中矩。”郑建新说,这是他刚来湖南工作时,对省会长沙的第一印象。

彼时,作为湖南省会的长沙,经济社会发展在时代浪潮中同样一片欣欣向荣,但经济常年徘徊在全国20名以外,与全国大多数城市相比似乎也并无多少出类拔萃的不同。

然而,短短10年,曾经在郑建新眼中“中规中矩”的长沙,以一种追星赶月的劲头,趟出了一条让人刮目相看的发展之路。

2020年,长沙以GDP12292亿元排名全国第15位,在中部地区仅次于被誉为“九省通衢”、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武汉。

“我刚到湖南工作时,单位的同事基本都是湖南本土高校毕业的本地人,湖南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向了珠三角、长三角、北京等地区和城市,现在,很多湖南籍人才开始回流,甚至大量外省人才开始选择到长沙就业。”郑建新透露,10年间,长沙的人口增长了302万,其中仅2020年一年增加了50多万。

对人口产生虹吸效应,往往与经济链的快速生长密不可分。目前,在制造业方面长沙有5个千亿级产业,再加上文化旅游、文化创意,长沙已经有7个千亿级产业集聚。

2020年2月,郑建新从衡阳市履新省会长沙,担任长沙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此时的长沙,经过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早已成功迈入“万亿俱乐部”,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互联网岳麓峰会等一大批国字头、世界级的展会永久落户或在长沙举办,老挝已率先在长沙设立领事馆(其他一些国家也准备筹建),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擘画了“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宏伟蓝图,为新时期湖南工作指明了方向。

“以前长沙是一个普通省会城市,现在已经是全国顶流的网红城市。但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时顶流,我们要当长红城市。”郑建新说,如何在“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指引下,让这座城市发展得更好,让长沙人生活得更幸福,是他这位市长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2020年,长沙出台了“精美长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按照“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建设“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现代宜居城市的要求。

“我们管这个叫‘四精五有’,是我们期待的长沙未来的样子。”郑建新说,为了实现这个愿景,长沙一直在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动“房住不炒”,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长沙跃升至全国第9位,是近年来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用硬举措和软环境大力提升长沙的发展潜力。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要实施强省会战略,在郑建新看来,这为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头雁”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想象空间,这对省会长沙的发展是最大的利好。通过加强省会城市的功能建设,把长沙经济总量做得更大,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做得更强,科研平台建得更多、更优,对外开放度提升得更快,可为湖南在与其他地区竞争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资源要素。

“强省会,长沙要从‘大树底下不长草’到‘大树底下好乘凉’。”郑建新称,通过强省会可以带动长株潭,通过“3+5”城市群带动周边城市,从而带动全省所有市州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次,郑建新的一位朋友向他透露,原本坐落在杭州市的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想要在新的城市布局。浙江大华是一家致力于传感器、热成像、安全分析等科技密度较高的企业,正是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急需的高科技企业。

当时,郑建新正在上海参加“沪洽周”,结束上海的工作后,当天中午就直接带着合适该企业的园区负责人赶往杭州登门拜访,晚上又连夜赶回长沙。

见面、洽谈,仅用了半天时间郑建新就和浙江大华的董事长敲定了这个第一期投入50亿元、产出100亿元,第二期投入50亿元、产出200亿元的项目。

而从第一次拜访到该项目在长沙正式动工,只用了短短28天。

2021年,长沙确立了22条产业链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钢筋脊柱”,重点打造“1+2+N”产业集群体系。

“为了确定‘N’有哪些,我们一年开了二十多次小型产业座谈会,梳理这些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切实解决措施,白天没空晚上开,晚上没空周末开,最晚开到凌晨一点多,市政府的大楼经常灯火通明,但是把产业的‘N’做得更实了。”郑建新说,虽然现在“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目标更加明确,但与过去10年一样,都离不开“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拼搏和奋斗。

ef7869b978ca4909a252112b825868aa.jpg

全国人大代表曹慧泉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曹慧泉

曹慧泉: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是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信心来源

“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我们既有组织保障,也有群众基础,且在过往10年的奋斗中得到了印证,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全国人大代表、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表示。

信心来自于心连心的党和群众。2021年7月底8月初,正是丝瓜等农产品上市旺季,因为一波疫情,物流停了、超市关了,农产品不及时卖出去,就会烂在地里。“我们找了长沙高桥大市场、步步高超市等,一家一家地对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农产品卖了出去,生产白关丝瓜等特色农产品的企业和农户,都很感谢也很相信株洲市委市政府。”

今年春节后,株洲下了历史记载上都极为罕见的大雪,仅一个下午,积雪深达30厘米。“很多群众以为第二天会堵车,担心上班上学迟到所以早早起床,结果起床发现一路畅通。”曹慧泉说,“积雪去哪了?就是基层党组织全部动员起来,仅城管队员、市政队伍就出动了5000多人,大家共同保障了道路的畅通。”

“那一晚很多人是通宵未眠的,共产党员为了群众利益,都不只是‘个人自扫门前雪’。”曹慧泉说。

年前年后,两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株洲水电气不断供,路上没有一场发生伤亡的交通事故,大家的生活和出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曹慧泉说,正是在一场场考验中,锤炼了我们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断提高,在基层治理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在疫情防控中有着生动体现。

在抗疫初期,医疗物资保障没有完全跟上的时候,眼看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战斗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急需的N95口罩马上要断档,相关部门想尽了办法,最后时任省政府分管领导找到了一家医药销售企业负责人,问他是否还有口罩。该负责人说,“我车子的后备箱里,还有150个。”但随后工作人员只送了50个,曹慧泉委婉地提示对方,“其他的你们是不是在别的地方用掉了?”该名工作人员听后大窘,很快把“私藏”的100个口罩找来了。

“想给自己的老板留一点,可以理解,但这个时候医务人员更需要口罩,不能让他们赤手空拳去战斗。事后我们还是十分感谢这名企业负责人和他的工作人员。”曹慧泉说,“抗疫就像打仗,再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想办法,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疫情中体现的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在长期良好互动中建立的。”曹慧泉说,“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为什么在疫情防控中我们的基层政府能够一呼百应,说居家就居家,说隔离就隔离,就是因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这个信任在脱贫攻坚完成后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曹慧泉说。

2017年,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后不久,时任华菱集团负责人的曹慧泉去国外开会,外方投资者要他介绍一下中国的情况,他就讲了一个扶贫故事。他说,自己作为湖南最大国企的董事长,要联系帮扶8户贫困群众。扶贫督查工作人员会来询问他这些贫困群众的名字,为什么贫困,做了哪些帮扶工作。问完他,还会向贫困群众去核实,以保证他不是做样子,是真帮扶。

曹慧泉告诉外方投资者,不仅是自己,全中国几乎所有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包括很多民营企业,都投身到了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干的事。

当中国遇到风险和挑战时,一些外方投资者总是习惯用西方的逻辑去推演,然后得出不乐观的结果。但曹慧泉告诉他们:“你们推演的时候,忘记了一个关键变量,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全中国有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党组织的毛细血管深入到了每一个角落,这是多么大的一股力量,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再去看我们共产党人是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干事创业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共产党,也难不倒中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真的很了不起!”一名外方投资者听了之后大受感动,他本来就对中国颇有好感,此后更是积极主动地宣传中国。

“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是一个城市营商环境最核心的指标之一。”曹慧泉说,作为地方政府,经营的大多数是如自然资源、土地、历史文化等“不能动的资产”,要吸引投资、人才等可以流动的资源,关键就是这些不能动的资产经营得好不好。

曹慧泉表示,株洲要经营好“不能动的资产”,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政治引领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400万株洲人民凝聚强大合力,加快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新路子。

刘飞香.jpg

全国人大代表刘飞香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刘飞香

刘飞香:自主创新成就大国重器

“我们可以自豪地向祖国报告,自主创新的高端地下工程装备,已经彻底告别了受制于人的时代,并且领先全球。”

3月5日,湖南代表团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现场,大国重器铸造者刘飞香发言,激情豪迈、铿锵有力。此时,50公里开外的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西线隧道现场,犹如钢铁穿山甲的“京华号”盾构机正在作业,印证着他的话。

应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的“京华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集多项大盾构高难精尖技术于一身,整机长150米、直径达16米级,刷新了国产盾构机的直径纪录,标志着我国盾构机研发制造水平的又一次跃升。就在今年2月22日,“京华号”盾构机顺利通过地下最低点59米。

“‘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锻造硬实力、打造高精尖、攀登制高点,矢志在地下工程装备智能化方面领先全球,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刘飞香说,铁建重工诞生于湖南,成长于湖南,在湖南一步步发展壮大。这些年,国产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实现快速成长和创新突破,一切得益于新时代举国创新体制,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得益于企业聚力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坚持。目前,在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动下,铁建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集聚长沙,形成了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掘进机,占据了全国90%以上新增市场及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打破了国外技术和市场垄断。

作为一名“技术控”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以自主创新为发展底色,以振兴民族品牌为发展己任,不断推动产业技术迈向更高端。进入“十四五”,国内高原铁路、跨海隧道、南水北调西线等国家重点超级工程将越来越多,对地下工程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他和研发团队为此展开了智能化科研攻关,形成了从部件智能到整机智能,从单一产品智能到成套装备集成智能的发展路径,为国家重点超级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继超级杂交水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轨道交通后,高端超级地下工程装备将成为湖南‘超级家族’的又一张新名片。”刘飞香对此信心满满。

WechatIMG307.jpeg

全国人大代表许仲秋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许仲秋

许仲秋:从“技不如人”到单项冠军

这10年来,湖南机油泵的发展有了一条清晰的追赶时间线。

2013年,开始生产变排量泵;2014年分别在英国和美国成立海外项目办公室;2016年,1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8年成立腾智机电&东创智能装备;2019年成立日本海外项目办公室……目前,许仲秋企业建有国内最先进生产工艺水平的智能加工线、智能总装线和检测生产线,具有年产各种泵类产品1500万台(套)的生产能力,是中国机油泵行业客户群最大、产品覆盖面最广的龙头企业,2021年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为湖南乃至全国全世界主要汽车和工程机械生产商提供优质泵类产品。

汽车心脏——发动机,要丝滑运转,离不开汽车血液——机油的润滑。机油能否顺利输送到位,机油泵这根“血管”的作用不可或缺。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仲秋专注的点,就是把汽车泵类产品做得更稳定、更可靠,性能更优异。

在世界上,许仲秋企业拥有美国康明斯、美国卡特彼勒、德国戴姆勒、德国MTU等20多家著名国际客户。国内客户有:玉柴机器、潍柴动力、无锡柴油机、大连柴油机、上海柴油机、一汽、二汽、上汽、重汽、长安汽车等70多家著名主机厂。

许仲秋表示,这么多年来的企业成长经历,尤其是近10年来的历程表明,只有“闯创干”才能有更大前途。

事实上,湖南机油泵曾经历过一段“技不如人”的时期。那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相比,表明看上去差不多,但在性能指标以及稳定性、可靠性方面就差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打入国内外高端客户群,显然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为了让企业发展尽快迈入高质量阶段,许仲秋苦心孤诣带领企业员工闯出去、创出来、干起来。

近几年来,在研发上加大投入,每年研发经费占营收6%以上,而且比例逐年提高,每年开发的新品在60种以上,开发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客户,包括湖南省内三一重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在长沙设立了研究院,还与8所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每年申请发明专利50件以上。

为了适应新能源的发展需要,湖南机油泵创建了机、电、智能一体化的技术产品平台,确保企业能行稳致远。同时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通过投入,产能大幅增长,质量和效率都有大幅提升,公司得到快速发展,提供了大批就业岗位。

许仲秋介绍,在先进供应链打造上,其企业正在筹建泵业特色产业园,引进和孵化产业链上游企业,形成产业链的就近配套,建立公共研发设计、工艺技术、质量检测、采购计划、融资平台,降低制造和物流成本,扩大专业制造优势,建设全国性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力争打造成世界级的汽车泵类产品制造基地。

许仲秋说,在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中“闯创干”,更要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立志成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WechatIMG2409.jpg

全国人大代表戴立忠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采访人物:戴立忠

戴立忠:让精准医疗走进千家万户

“专注。”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戴立忠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及的关键词。

“专注,就是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信念。”戴立忠的另一个身份是圣湘生物董事长,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十余年来,圣湘生物专注科技创新、专注普惠基因科技,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十余年间,戴立忠也从当初的海归博士,到如今行业领军人物的转变。

“作为海归博士,作为企业董事长,相比而言,圣湘生物更能感悟科技和人才的力量。”对于记者的提问,戴立忠说,除自己经历外,更让其坚定信念的是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一席话。

当时,听完一名海归创业者关于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

“创新之重要、人才之可贵,更深植于我的内心。”戴立忠表示。

这些年,专注普惠基因科技,戴立忠带领团队先后创新开发了“高精度磁珠法诊断技术平台”“一步法快速检测技术平台”等诸多高精尖技术产品。

同时,为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分子诊断技术、产品和服务,让精准医疗进入千家万户,戴立忠带领团队又陆续开发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在呼吸道精准检测、血液安全、肿瘤早筛早诊和伴随等众多领域,推出了一系列适应不同场景和需求的解决方案,构建了更加完善的体外诊断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新生态。

“这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的协作、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戴立忠介绍,这些年,公司逐步建立起了筑巢引凤、引进培育重用人才的培养机制。

目前,圣湘生物高科技人才比例超40%。“有改变行业的能力和机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戴立忠说,这是自己经常和员工们说的一句话,也正如他自己的微信个人签名,“幸福的人生,就是世界因我而更精彩。”

“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圣湘生物品牌影响力更大、发展更加稳健,我更看重的是企业用自身技术为健康中国所作的贡献。”戴立忠表示。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新增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戴立忠看来,将“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明确列为科技工作“四个面向”之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更加鲜明。

“作为医疗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压力更大、责任更大、使命更大。”谈及未来,戴立忠表示,圣湘生物将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关键赛道、关键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模块、关键原材料上发力,提升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能力,打造世界级优秀企业。

同时,圣湘生物将大力提升健康服务可及性,研发更加方便、快捷、利民的精准、可及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让精准医疗走进千家万户。

WechatIMG209.jpeg

全国人大代表苗振林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苗振林

苗振林:为LED照明芯片插上“创新的翅膀”

10年来,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技术研发中心主任苗振林见证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巨大进步。这些年来,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成果、丰富的国内外人才资源、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让企业变得更加自信,更愿意投入到高科技行业,也让科研人员有了更多大展拳脚的机会,他为身处于这样的时代倍感自豪。

苗振林研究生阶段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宽禁带半导体中心,从事第三代半导体GaN材料研究。毕业时,苗振林的导师沈波教授鼓励他到企业去发挥自己的作用。“中国的高技术产业迫切需要你们年轻人,我希望你到产业界发挥我们北大人的作用。”导师的这席话,苗振林一直记在心间,毕业后,他接受了当时湘能华磊光电公司领导的真诚邀请,远离家乡和求学地,来到了湖南。

“我深刻地记得湘能华磊光电公司领导见我时,他的包里随身携带着厚厚的一摞技术资料,那天,公司领导和我聊了很多,我对这家企业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重视技术!”苗振林回忆,“当时和公司领导聊完后,我内心十分激动,能在企业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技术研发工作,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市场,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照明产品,这正是我的理想与追求。于是,2010年我从北大毕业后就来到了湖南,进入了这家企业工作

10年前,刚进入公司时,苗振林就在技术研发岗位上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生产运转全流程,前3个月,他随产线生产人员一起倒班,了解量产工艺,找问题,边学习边开展技术研发工作。那段经历,也让他对公司生产流程有了全面了解。苗振林坦言,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弥足珍贵。

这些年来,苗振林和技术研发同事们一起,对标国际大厂产品,技术分段分解找差距,集中精力攻关薄弱环节,和中科院半导体所等研究机构产研合作,攻克下一个个行业难题。凭借LED照明芯片技术的重大突破,公司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进步一等奖。

“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这番重要讲话,让苗振林记忆犹新,他也一直围绕这个目标在不断努力着。

在苗振林看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是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科技人员,对于‘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这个战略,他更是有着深刻的感受。“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评价要大力破‘四唯’,以实干实绩检验人才,让真正能够解决问题、带来效益的人才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在机制上进行创新,进一步破除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障碍,激发各方活力。”

如今,苗振林依旧奋力奔跑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面向未来,他激情满怀:“今年,我的目标之一是开发成功深紫外LED外延量产技术,开辟非视觉照明新领域、开发深紫外杀菌消毒产品。接下来,我会继续和研发的同事们一起,用‘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沉下心来闯创干,为LED照明芯片插上‘创新的翅膀’”。

李云才.jpg

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李云才

李云才:把乡村振兴融入“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

和“三农”打交道了40多年,住湘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始终将目光对准农村,将脚步留在农村。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到全面乡村振兴,五年来,他用43份提案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李云才认为,把乡村振兴融入“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要靠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群众有更大作为。”在李云才看来,如何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首先委员要更有作用,反映呼声,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问题。”

但乡村振兴并不是图一时之快,而是坚持不懈发力,久久为功,不断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节刚过,李云才就赴保靖县调研茶产业,如今的保靖县正试点茶产业“链长制”,茶叶鲜叶加工成干茶精品后,每斤价格从80元涨至600元以上,翻了至少7倍,村民们的生活也有了看得见的改变。

而这些改变,来自于李云才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激发乡村振兴强大内生动力促进乡村协调发展》等提案,通过多次的走访调研,李云才发现,茶叶虽然是湖南农村的重要产业,参与的人多,但“小、散、弱”的农户仍然占了绝大多数,“导致产业规模小、加工跟不上、品牌特色不强,甚至连标准都不统一。”

因此,他的提案中特别强调,要把产业实行片(区)长制、链长制,促进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解决产业“小、散、弱”的问题,并提供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公共服务。他的提案被有关部门所采纳,于是,有了保靖县试点茶产业“链长制”的成功。

十多年来,李云才行走在田间地头,与农村打交道、与农民交朋友。他在乡村扎实调研,小切口进入,反映农村大问题,形成多个专题研究报告和提案,如《建立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度衔接机制》《及时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实施兜底扶贫》《千亿产业的生态经济观》等都获得广泛关注。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期间,李云才则着重在加强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守住农业基本盘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产业振兴的“谋”与“路”,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和人才保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云才又提出,鼓励和支持涉农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效写在农村大地上,助力智慧农业、数字技术在乡村的应用推广,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乡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行引进人才、使用“飞地人才”、培养本土人才相结合,多模式、多途径解决技术和人才短缺问题,让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由实际效果说了算,由农民群众的满意度说了算。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李云才认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粮食安全放在乡村振兴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真正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李云才一直迈步在奋斗的征程中,对于未来,李云才依然将履职写在大地上,“我要更加恪尽职守,一如既往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深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心怀国之大者,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贡献力量。”

向伟艺.jpeg

全国人大代表向伟艺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向伟艺

向伟艺:为“三高四新”注入基层力量

对于“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慈利县委副书记、乡村振兴驻溪口镇新街居委会第一书记向伟艺有着自己的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是当前湖南发展的总战略。两大战略都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虽各有侧重但联系紧密。乡村振兴战略是“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施的基础性保障和支撑,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需要乡村振兴这一广阔平台。“两者看是没有关系,但在很多领域却能结合到一起。”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向伟艺知道乡村振兴才是自己的“战场”。“以我为例,我应该在夯实基层党建、发展乡村产业、优化乡村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立新功。”

向伟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抓旅游,抓发展,在社区乡村振兴第一年打下了结实基础。”向伟艺担任第一书记的这一年,新街社区不仅村容村貌变好了,还通过抓好棉花山遗址建设,大力发展“红色+绿色”旅游产业。

“这几年返乡青年越来越多了,这是好事,但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发挥更庞大青年群体的力量,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向伟艺跟红网时刻新闻记者分享了一个事情。

2021年12月19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正式授牌落户慈利县,这是湖南第一个成功落地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站。

“他们来慈利不到20天,就为当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出一系列文创产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紧接着,为留守儿童开设美育课程、对农特产品进行品牌升级、开展乡村产业深入调研……”向伟艺说,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人才支撑,而高校是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高地,校地合作既能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高质量赋能乡村振兴,又能为在校大学生搭建起社会实践平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俯下身子认真了解真正的乡土中国,“人才在高校和乡村之间有序流动,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从读书到工作,从大学生村官到如今的共青团慈利县委副书记、乡村振兴驻溪口镇新街居委会第一书记,他经历了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感觉特别的幸福,特别是我有幸成为全国人大代表,能为基层发声代言。”

微信图片_20220310225532.jpg

全国人大代表唐岳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采访人物:唐岳

唐岳:“人才赋能”让我们从“跟跑人”成为“领跑者”

10年前,全国人大代表、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正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经常加班加点,让楚天科技追上行业里的领先者是他彼时的头等大事。

或许连唐岳自己也没想到,在接下来的10年里,楚天科技不但顺利上市,还成功逆袭,追上并成功超越了那些曾经让他仰视的对手。

楚天科技是一家主要从事制药装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企业。早在2011年,楚天科技就拥有研发技术人员152人,拥有已取得证书或授权专利484项。

企业的科技密度越高,也意味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大,而社会输送人才的能力,将极大影响企业发展的上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高校建设。过去10年里,中国的高校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700万人以上的毕业生,顶峰时接近1000万人。

唐岳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留学海外的人才也纷纷回国,这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楚天科技这样的企业只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随着国家对科技、人才越来越重视,对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9年,袁隆平院士参加湖南农业大学秋季开学典礼变成了大型‘追星’现场。”唐岳称,这件事让他印象非常深。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亲自为湖南擘画了“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担当,创新、人才再一次成为了焦点。

人才环境越好,对高科技企业越有利。十年一梦,唐岳和楚天科技恰好碰到了最舒适的“温床”。

如今,据楚天科技中央技术研究院拥有1500多名工程师,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强支撑。

2021年楚天科技最新研发的一套高性能预充式注射器机器人检测系统成功下线,这套采用了3D打印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磁悬浮传输技术等诸多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药品气密性检测技术的机器人检测系统每天可对高达40万支的新冠疫苗进行检测,为抗击疫情提供新力量。

当时,有媒体评价道:“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基于机器视觉智能检测研究的制药装备企业,楚天科技在国内率先突围,通过自主核心技术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已接轨世界先进水平。”

“作为一家科技导向型企业,在下一个10年里,楚天科技将紧跟时代步伐,沿着‘三高四新’标注的方向,勇往直前。”唐岳说。

袁延文.jpg

全国人大代表袁延文

采访时间:3月10日

采访地点:北京

受访人物:袁延文

袁延文:为“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护好“基本盘”

“十年来,湖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变化太大了,可以说是新时代的山乡巨变。”谈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农业农村变化,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延文深有感触。

湖南是农业大省,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确保“中国人饭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湖南粮食总产达到614.9亿斤,创近6年新高。生猪出栏6121万头,居全国第2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农业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过去苗歌唱的是“三沟两岔穷旮旯,红薯玉米苞谷粑。”现在是“吃住不用愁,衣着有讲究;增收门路广,票子进衣兜”,成为全国脱贫典型。

2021年,湖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95元,绝对值比2012年的7440元翻了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收入比值由2012年的2.87缩小到2.45。

探讨山乡巨变的成功“密码”,袁延文表示,“这得益于方方面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湖南发展把舵领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湖南,都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袁延文称,近年来,湖南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湖南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夺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开启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重大部署,对农业农村部门而言,首要任务就是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种粮效益低,过去“谁来种田”问题曾经很突出,也是造成“粮食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湖南通过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谁来种田”问题有了根本性转变。

“全省耕地流转率由2012年的22%提高到去年的54%,现在有超过一半的耕地是规模化经营。”袁延文介绍,过去种田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现在80%的地方实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数字大米”“无人农场”等智能化种田方式也在兴起。

近十年,湖南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大规模推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自201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以来,到去年,全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已达到36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3%,“旱不能灌、涝不能排”的现象有了很大改观。

“这十年,我省粮食生产有8年稳定在600亿斤以上,与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密不可分。”袁延文表示。

而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湖南举全省之力、尽锐出战,历史性地解决了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问题。

“当然,全面小康不仅仅是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更有生活品质的全面改善。”袁延文表示,这些年,湖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正在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的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谈到下步打算,袁延文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五大矛盾”。

“作为三农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更要立足工作岗位,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亲自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筑牢压舱石、护好基本盘。”袁延文表示,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的矛盾、加快乡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强的矛盾、推进乡村建设与农村领域投入不足的矛盾、实现共同富裕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履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职责与自身建设不适应的矛盾,以重点突破打开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链接:

光辉十年大家谈①︱撸起袖子加油干

光辉十年大家谈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廖洁 刘玉先 王嫣 吴公然 王义正 汪衡 王诗颖 刘志雄

编辑:胡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3/10/109954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