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绵万里尽春耕:涟源21万亩早稻开插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刘再丽 廖鹤松 刘原 编辑:江雪 2022-04-15 18:24:21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415160334.jpg

涟源市诚馨种植专业合作社“智能化育秧工厂”。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兴诚 通讯员 刘再丽 廖鹤松 刘原 娄底报道

春风起,农事忙。

4月14日,行走在涟源广袤的农村,农机在田里来回穿梭,村民在地里忙碌劳作,农技人员现场开展指导……一派繁忙春插景象,勾勒出一幅幅“田畴染新绿,春耕正当时”春插图。

涟源市作为全省产粮大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促进,组织发动广大农户抢抓农时,有序开展春耕生产。全市21万亩早稻开插,全年粮食生产实现良好开局。

涟源市财政拿出1.3亿元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储备水稻、玉米等良种100万余公斤、农药1000多吨、肥料1万余吨。从规模种植、良种推广、田间水利设施建设、集中育秧、统防统治、全程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鼓励扶持,让农民实实在在得到实惠、增加收入,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全市30亩以上经营主体达496户,总数相比去年翻一番。

微信图片_20220415160350.jpg

田间地头春耕繁忙景象。

龙塘镇河西村硕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粮大户刘秀波去年早稻亩产有900多斤,晚稻玉针香亩产有800斤,亩产量跟前年相比提升10%,在惠农措施的鼓励下,刘秀波今年打算将自己流转的2000余亩稻田全种上双季稻。

涟源市注重科技赋能促进稳产增收。引进配套设施齐、育秧方式全、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智慧农业“育秧工厂”,积极探索农业生产逐步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补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播种环节短板的路子。在涟源市诚馨种植专业合作社智能化育秧大棚内,只见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在循环运动式育秧苗床上,喷淋设备不时喷出水雾,滋润秧苗,链条缓慢地带动着苗床从下往上循环转动,让秧苗的光照和温湿度均匀。今年,该合作社投资110万元,新建智能化育秧大棚,比起传统育秧模式,不仅节省人工和成本,而且缩短了育秧周期,提升秧苗质量,提高水稻产量,一组设备通过十二天培育就可满足100亩水田的插秧需求。

微信图片_20220415160354.jpg

农户们挑着一担担盘好的秧苗送至抛秧机上。

在渡头塘镇平康生态农业早稻种植基地,农户们正挑着一担担盘好的秧苗送至抛秧机上,农机手们熟练地驾驶着抛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行行秧苗均匀有序地插入田间,很快就完成了一丘水田的抛秧作业。“过去插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仅累人,效率也低,现在用了抛秧技术,产量有保障,大家也不用弯腰了”,平康生态农业负责人黄光明说道,基地三台抛秧机一天就能抛秧100多亩。比人工插和机插都要占优势,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种田效率。今年该基地预计种植早稻1800亩,目前已插500余亩。

作为粮食生产主管部门,涟源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集中育秧工作组,实行分片包干,组织24个技术服务小组和42名技术骨干,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全程指导育秧主体开展好集中育秧和春插,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到实处,实现稳产增效。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诚 刘再丽 廖鹤松 刘原

编辑:江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4/15/111266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