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抒怀 李丹 长沙报道
五月一日,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在这一天,我们向新时代劳动者致敬。12位来自湖南重工业生产一线的“匠人”,身着工装,眼神专注,在技术岗位上绽放劳动者的光辉。他们不仅是重工企业的大国工匠,更是代表着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奋斗群像,定格着新时代、新工业、新工人的昂扬姿态。
“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时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不管身处哪个岗位,匠心始终是我们应有的价值追求,工匠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成功因素。
人民日报《今日谈》刊文说:“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任何一名劳动者,只要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够实现闪光的人生。”
12位人物、12张海报,呈“中国智造”蓬勃力量,示大国重工硬核实力,展重工产业工人踔厉风采。五一劳动节当日,2022年“好工人·向未来”湖南省职工摄影大赛重要活动之一:“你最重要·致敬大国工匠”主题创作成果同时正式发布。此活动由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摄影家协会、电视剧《重中之重》摄制出品方金色光芒文化有限公司共同策划组织实施。以“工”为荣,致敬新时代最美劳动者;匠心铸剧,讲述中国重工好故事。
李传泉,中联重科吊臂车间冷作工,曾与团队多次攻破吊臂技术难关,并不断提出工艺修改方案,先后编制开发冷作工技能培训课件4套,出版了初中高级实操训练手册、实操试题15道,被国家授予了以其名字命名的“李传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张大庆,山河智能特种装备研究总院博士、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先进制造装备智能化与节能技术的研发及其产业化,尤其在越野高机动无人平台及挖掘机节能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
陈添明,三一重工研发专家、工程车辆事业部泵送公司总经理,曾主持开发多型号泵车,解决客户痛点,获得市场认可。特别是其主持开发的48米大跨度举高喷射消防车,荣获第八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
彭和永,中联重科工艺工程师,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龙卫国,中联重科调试钳工,先后担任30余项破全球纪录新产品的调试第一负责人,曾受公司委派,圆满完成了三次阅兵的现场直播拍摄任务。多年来,他先后为公司培养了400多名专业人才,多次参与国家商务部组织的“一带一路”其他国家专业人才培训班。
付杰奇,中联重科维修电工,曾多次参与电工行业竞赛并获奖,先后获得“长沙高新区技术能手”“长沙高新区青年岗位能手”“百优工匠”“长沙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陈东,山河智能机器人工程师、班长。他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焊接机器人新机型的编程与调试、调整焊接参数、监测焊接质量,将动臂斗杆机器人焊接率从90%提高到95%以上,大大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
郝鹏,山河智能挖掘机研究总院博士、高级工程师、全国劳模,献身工程机械的“泥巴博士”,曾与团队多次获得公司创新标兵、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奖励,累计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5项,申请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刘创,山河智能焊接工程师,吊臂班里的“急先锋”,十余年来,他所焊接的产品和带领的班组质量零事故、安全零事故,同时注重工艺改革,近三年改善工艺167项。
谢有为,三一重工机加工作中心主阀机加班班长。在他的管理下,2021年灯塔工厂建设超预计达产,主阀工序故障率大幅下降,产品质量持续提升。
谢向阳,三一重工液压领域专家,从服务工程师成长为机械“神医”。曾于2011年被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机械维修分会授予“中国工程机械技术服务专家”称号、2012年获得“三一人物”荣誉称号。
杨甜,三一重工焊工,供职于在三一重卡车身工作中心,担任焊装车间代理班长。
来源:红网
作者:杨抒怀 李丹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