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戈壁滩里的电话桩 见证一群科研人的坚守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杨雁霞 2022-06-28 09:42:48
时刻新闻
—分享—

未标题-1.jpg

无人戈壁滩里的一根石桩上,科研人员正在与家人通话。

红网时刻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刘志雄)6月27日下午,在第24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陈亮作报告时,一张照片触动了许多与会人员的心。

这张照片,是无人戈壁滩里的一根石桩,陈亮的同事站在桩子上与家人通话。照片中的石桩所在的山顶,是陈亮所在团队的营地中唯一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但信号断断续续,为了更清晰地听到家的声音,他们立起了这根1米高的桩子。

陈亮及其所在团队的工作,是一项“万年工程”,高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及工程技术研发,是要推动核工业产业链形成最终闭环。

他们的工作地,在戈壁,在北山。北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北端,是普通人不愿踏足的无人区。这里寒冬酷暑、气候干燥、风沙肆虐、杳无人烟,没有植被,也没有信号。

“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和家人的长期分离……”在开幕式上,陈亮分享着他们团队的故事。“我们唯一有信号的就是在营地旁边最高山的山顶上,信号还时有时无,所以我们就立起了一个一米高的桩子,每天下班之后工作结束了,大家轮流站在桩子上问一问家里的情况。”

从辞去海外副教授加入北山至今,陈亮已经在戈壁滩扎根了11年。他是 “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他所在的团队,成员如今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在数万平方公里的戈壁里,为了一份“万年”承诺,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难的实验。

北山营地,从最早6名纯地质的科研人员,到现在60多名核心骨干,从单帐篷、多帐篷到寝车,工作条件在变,不变的是营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陈亮说:“经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了北山精神,扎根戈壁是我们的决心,爱国奉献是态度,世界一流是目标,永久安全是使命。”

来源:红网

作者:刘志雄

编辑:杨雁霞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6/28/1143717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