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探寻现代婚姻的暗角!王彪最新长篇力作《冰的罪证》出版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顾楚怡 编辑:张俊 2022-06-30 16:01:2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著名影视剧编剧、跨界作家王彪的长篇新作《冰的罪证》。王彪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曾参与影视剧创作,编写有《旗袍》《胭脂》等当红电视剧,著有多部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杨剑龙曾这样评价王彪:“在当代文坛,王彪一直以灵魂的探究和苦痛的描写为己任。”《冰的罪证》开始于一桩扑朔迷离的杀妻案,作者以当代都市为背景,用平静、克制的文字讲述了一对年轻男女在婚姻中挣扎、在城市中浮沉的故事。

爱情与婚姻的问题之书

小说的主人公张小申是一个外表帅气,但一无所成的汽车修理工。他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了家境殷实的哲学系高才生崔樱。两人情投意合,不顾崔樱父母的反对毅然结婚。然而,一地鸡毛的婚后生活打破了他们对浪漫爱情的美好幻想。张小申天性懒散,整日游手好闲。在丢了工作后,他先后尝试了演员、房产推销员等一系列职业,最终都徒劳无功。崔樱一人负担着家庭的日常开支,心力交瘁,逐渐心生怨恨。“钱”变成了两人日复一日争吵的导火索,在最后一次冲突中,张小申伸手捂住了崔樱的口鼻……

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婚姻简直像谜团,也许是人类最难搞明白的秘密。这个秘密首先在于两性的复杂,然后更在于人性的复杂。”在当下社会中,人们如何经营爱情?人们又该如何在婚姻中自处?这是作者写作的起点,也是整部小说中困扰着作者的疑难。作者试图通过这两个年轻人的悲剧,重新反思当代都市青年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浪漫爱情,并为读者提供一个在远处重新审视爱情与婚姻的别样视角。

“爱是什么?”作者认为只有知道了真正的爱究竟是什么,我们才能直面爱情的困惑、婚姻的困境。由此,作者在小说中提出了对以物质为基础的浪漫爱情的质疑。小说的背景是一座沿江的城市,文中多次提及这是一座令人向往“大城市”。宜家、星巴克、宝马、阿玛尼等现代都市符号在小说中轮番登场,展示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和物质环境,打造了一幅迷人梦幻的城市景观。在这座“大城市”的舞台上,张小申和崔樱两个年轻人浪漫地恋爱着。张小申驾驶着“偷”来的豪车,带着崔樱在城市的沿江高速路上飞驰,“体验城市景观”;崔樱将自己和张小申的结婚照挂上了市中心五星酒店的广告牌,引来人们的围观和祝福,“既梦幻又浪漫”。然而,这一城市给年轻人营造的浪漫幻象,遮蔽了现实中本真的生活。当这对年轻人步入婚姻,现实的婚姻生活一下打破了这对年轻人对浪漫爱情和现代城市生活的想象。

“他们都扑进了一个坑里——这个坑叫作婚姻。”激情和浪漫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消磨,“哲学被庸常淹没”,琐碎的婚后生活打破了他们对浪漫爱情的幻想。两人婚后搬入了张小申父母留给他的老工房,这是他在这座“大城市”唯一的落脚处。张小申没有正经工作和收入,整日游手好闲,花钱大手大脚,全靠崔樱一人负担着家庭的开销。崔樱试图“改造”张小申无果,逐渐心生怨恨,“她这张以前充满哲学名词的好看的樱桃小嘴,现在却被钱充满了”。 两人突然发现,商场橱窗中的奢侈品不属于他们,餐厅里的高档佳肴不属于他们,旅游景区的旖旎风光也不属于他们。他们在摇摇欲坠的婚姻中纠缠拉扯、互相伤害,“爱”在此刻竟是如此苍白无力。

作者并非是这对困境中的男女的婚姻导师,他对他们的作为无能为力。但通过小说,作者试图向读者揭露被城市景观遮蔽的真实的日常生活,或许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发现“爱”,是理解爱情与婚姻的第一步。

城市中的流浪者

从《你里头的光》到《冰的罪证》,在王彪的小说创作历程中,“历史后遗症”是他一直以来关注的问题。作者并没有把张小申塑造成一个简单的“坏男孩”,如他在后记中所说,“(小说原本)只是一个有关好女孩与坏男孩的故事。但写着写着,事情变得不那么简单起来,好女孩好像也出了点问题,她也有一些盲区。坏男孩呢?他的坏却又带上了环境的因素,某些历史后遗症必然要偿付的代价”。在善与恶、爱与恨之间的模糊地带,小说以知青子女返乡为时代背景,探讨了一代城市流浪者的生存困境。

张小申的父母都是知青,在北方插队落户后结婚生子,回到老家是二老的心愿。张小申在黑龙江长大,从小和父母学老家的方言,从照片中认识这座城市,他“认识著名的跨江大桥与江边的十九层楼,跟认识北京天安门一样早”,回到城市也是张小申的愿望。等到张小申小学三年级,他的父母就将他送回城市,寄养在姨妈家,成为了“城里人”。

然而,刚回到老家的张小申发现自己并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知青子女”似乎成了他的标签。在家中,他因“外地人”的身份受表姐的欺负,受姨妈姨夫的嫌弃;在学校中,老师因他是知青子女,对他听之任之;崔樱的父母在得知张小申在这座城市只有一个户口,中专学历且无房无车,强烈反对两人的恋爱。

可见,当张小申真正身处城市,他从小靠语言和图像建立起的对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期待与想象幻灭了。生存的压力和童年的梦魇纠缠着张小申,他在轮渡的甲板上,对着城市的夜空学狗叫,他对崔樱说:“我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就像船上的一条流浪狗。我不骗你,我读小学时我姨妈家就在对岸,我每天上学都坐轮渡,我向你保证,我真的在船上对着江水像狗一样叫过,汪——汪汪——”张小申如同一个流浪者,游荡在偌大的城市空间里。他无法真正与他所在的地方产生连接,无法真正“立稳了,扎下根”。

和崔樱结婚、有一个安稳的居所、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张小申成为“城里人”的又一尝试。为此,他参加选秀节目,希望能成为一夜爆红的演艺新秀。失败后,他又在崔樱的帮助下学习各种课程,但张小申的学历不高,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难如登天。崔樱对他的抱怨和嫌恶越来越多,两人的婚姻濒临破碎。张小申成了崔樱口中“中看不中用”的男人,他彻底失败了。作为知青子女一代,他背负着父辈的期望来到日思夜想的大城市,却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融入城市,终于成为了城市中孤独的流浪者。

正如洪治纲所言:“他(王彪)以一种异常敏感而又相当独特的审美心理直接叩问人类精神存在的巨大困惑,感受着种种生命欲望在社会视域中所遭受的煎熬。”在《冰的罪证》中,作者关注城市年轻人的生存现状,聚焦当代社会婚姻生活的暗角,以此探究两性与人性的复杂,同时兼顾对社会问题的现实反思和历史追问。(顾楚怡)

来源:红网时刻

作者:顾楚怡

编辑:张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6/30/114507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