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这句诗出自王毂《苦热行》,非常形象地描绘了三伏时节的天气特征。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三伏来临时,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万物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
今日是初伏的第一天,称为入伏。
为什么入伏是今天呢?
每年的三伏的起始、天数都有不同,根据我国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之始,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之始,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之始。初伏和末伏一般都是十天,而中伏有的年份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
今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入伏就是这天。中伏长达20天,三伏一共40天,实现超长“待机”,高温天气不断放送。
在这40天超长“待机”的三伏天里,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三伏攻略请查收 ↓
避暑干货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于是,防暑降温成了三伏天的一门“必修课”。
在室内,要保持通风,可使用电风扇、空调来降温。如果运动出汗较多,可饮用淡盐水或含盐的饮料,以保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在室外,一定要采取防暑措施,如穿浅色、宽松的衣服,戴凉帽、太阳镜,打遮阳伞,涂抹防晒品等。并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物,有备无患。体质较弱人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非必要不外出。
在避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防暑过度。室内空调温度不能太低,以免着凉或患上“空调病”。不能因为炎热出汗而直接冲凉水澡或猛灌冰水,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不利影响。
“夏练三伏”
在三伏避暑的同时,也要注意适当地锻炼。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在烈日炎炎下,锻炼可不能随便,而要讲究适时适度和科学锻炼,否则非但没有达到锻炼效果,反而可能伤及健康,甚至引发危险。如中暑、引发热射病等。
三伏锻炼,可以选择在清晨或黄昏进行游泳、健身操、太极拳等慢节奏户外运动,以每天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
锻炼后不要立即洗澡,更不能贪凉吃冷饮、洗冷水澡;在户外运动时,可携带藿香正气液、风油精等常用药。一旦发生意外,应及时服用药物,并进行物理降温。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姜姿 实习生 廖家馨 整理报道
来源:人民网 新华社 人民日报
来源:红网
作者:姜姿 廖家馨
编辑:秦舷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