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2日,衡阳市举行“智汇潇湘·雁聚衡阳” 衡阳博士行动(第二季·2022)——市校企合作引才洽谈暨百名博士集中签约活动。
122名博士生与4所在衡高校、68个市属企事业单位现场签订了引进意向协议。
红网时刻衡阳7月22日讯(记者 王敏 宋美君 实习生 刘铭婵)7月21日—22日,衡阳市举行“智汇潇湘·雁聚衡阳” 衡阳博士行动(第二季·2022)——市校企合作引才洽谈暨百名博士集中签约活动,178名博士生来衡对接洽谈,其中,122名博士生与4所在衡高校、68个市属企事业单位现场签订了引进意向协议。湖南省政府党组成员、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主持签约仪式。
这是衡阳连续第二年举办“博士行动”。
2021年4月,衡阳首创高端人才引进特色品牌,推出了市校企合作引才模式,实现“引进一个博士、对接两项服务、享受三方待遇、汇聚四方英才”,即:引进的博士人事关系在高校,在高校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又通过兼职、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方式在本地企事业单位开展创新创业,同时享受衡阳市、驻衡高校和本地企事业单位三方政策待遇,确保博士年薪不少于25万元,综合补贴不少于65万元,最高可达200万元。同时还提供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全方位贴心服务。去年,衡阳市启动“博士行动”第一季,当年共吸引了326名博士落户衡阳,加上此次已经签约120余名博士,衡阳两年引进博士人数估计将突破500人。
为何衡阳这座中南地区的三线城市成了博士人才就业创业的优选之地?一方面,市委、市政府致力为博士人才工作和生活保驾护航,已兑现生活补贴642.8万元,购房补贴 470万元,30余名博士子女优待入学,博士配偶对等安置,有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通过“一人双岗”乃至“一人多岗”的模式,打通产学研用的“最后一公里”,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人才价值,实现了地方、高校、人才互利共赢。
据统计,2021年引进的326名博士服务121个本地企事业单位,在科技研发、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为产业发展蓄势赋能,荣获86项国省奖项 ,申报168个省级以上基金课题,攻克35个“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36项发明专利,实施11个成果转化项目,创造过亿元经济效益。
胡蓉代表2021年衡阳市三方引才的博士发言。她说:“衡阳的科研环境和政策环境,让我可以静下心来去钻研我的课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这里无需顾及早晚高峰,无需站在长长的队伍后通勤、购物、就医。这里的消费不高,待遇不菲,学校周围便捷的购物环境及丰富的医疗资源,让我的生活充斥着舒心和怡然。”
今年是衡阳“博士行动”第二季。市委人才办深入开展调研摸底,更加精准对接高校、产业人才需求,编制发布衡阳市博士需求目录,统筹整合各方引才渠道和人才资源,成功吸引近180名博士生从五湖四海来衡对接洽谈,其中:有来自清华北大、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精英博士”;有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海归博士”;还有比翼双飞的“夫妻博士”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湖南大学组成的“博士团”。这批博士人才的专业领域覆盖核技术应用、数字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衡阳市“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主导优势产业。
在洽谈现场,市委人才办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积极为博士牵线搭桥,高校、本地企事业单位准备充足,目标明确,博士现场签约率高达到70%,较去年增加近20%。
当前,中央和省委赋予衡阳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衡阳正以强创新、强开放、强集聚的奋进姿态,俯首躬行区域中心化进程,衡阳比历史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衡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于今年7月出台“含金量”十足的《衡阳市“十四五”人才雁阵行动计划》,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更大魄力、更实举措、更优生态,为广大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宝贵机会和广阔舞台,大力实施头雁引领、强雁高飞、雏雁培育三大工程,打造人才雁阵、万雁入衡、“UP”模式、市校企合作引才“博士行动”等特色品牌,吸引了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团队落户衡阳。
“我们打算连续三年开展‘博士行动’,引进千名博士,夯实人才基本盘,打造省域人才副中心。”衡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陈国辉介绍到。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宋美君 刘铭婵
编辑:蒋楠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