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韵株洲丨源远流长的醴陵瓷

来源:红网 作者:易武 编辑:颜洪 2022-08-15 17:42:5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15日讯(通讯员 易武)千年以来,醴陵窑薪火相传,经久不衰。醴陵早在史前时期就有了白陶,至东汉时期出现了较集中的窑业生产区域。宋元时期则为醴陵窑发展的一个高峰,明清时期以青花瓷为大宗,清末创烧釉下五彩瓷,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窑被称为中国当代的“红色官窑”。

东汉

东汉时期,醴陵瓷窑较为集中的分布在渌水流域。2022年7月,在左权镇永兴村的考古调查中,发现窑业堆积点17处,其中东汉窑业堆积就占10处。后对易家山一处东汉中晚期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再次改写了醴陵烧造瓷器的历史,填补了湘东地区早期青瓷窑址的空白。该窑为长条形泥砖龙窑,出土器物多为硬陶质,部分施青釉。器表装饰方格纹,器形主要有罐、壶、釜、盘等。

微信图片_20220815153435.png

东汉青瓷罐口沿·醴陵易家山窑址。

五代

五代时期醴陵瓷业发展为宋元时期瓷业繁荣奠定了基础。2018年在醴陵市孙家湾镇铁水河岸一带发现了五代时期的毛家岭窑址和凤形岭窑址,其中毛家岭窑址为依山而建的长条形龙窑,其烧制的瓷器多施青釉、青黄釉。器型以碗为主,其它器型还有执壶、罐、钵、盏、缸、坛、杯等。

微信图片_20220815153439.png

毛家岭窑址发掘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815153443.png

五代青瓷壶·醴陵毛家岭窑址。


宋元

宋元时期是醴陵瓷业的兴盛时期,目前,已发现的宋元时期瓷窑以醴陵枫林镇、沩山镇最为集中,2010年在枫林镇发掘了唐家坳宋代窑址,2015年在沩山镇发掘了钟鼓塘窑址。这些宋元窑址主要烧造青白瓷为主,还有部分影青瓷和酱釉瓷等。器型有碗、盘、碟、壶、杯、水注等,器类繁多,清新素雅。

微信图片_20220815153446.jpg

宋元青白瓷水注·醴陵唐家坳窑址出土。

明清

明清时期,醴陵主要烧制青花日用瓷为主。窑址广泛分布于醴陵市北乡一带,尤以沩山镇最为集中,2018年发掘了枫树坡窑址,该窑址还保留较完整的阶梯龙窑,出土器物以青瓷碗为主。

微信图片_20220815153448.png

株洲博物馆月形湾古窑厂复原场景。

月形湾古窑厂,始建于清光绪元年,面积1550平方米。中间呈斜坡状的房子为阶梯窑,是龙窑中较先进的一种,因窑炉内部呈阶梯状而得名。阶梯窑依山坡而建,利用火焰上串,使火力得到充分利用。围绕阶梯窑的周边,分布有窑厂的作坊区与办公区域,制瓷的各个环节均可在窑厂完成。清雍正年间,广东兴宁人廖仲威迁居沩山,在古洞天寺一带租赁山头兴办窑厂,从此带动了以沩山村为中心的瓷业大发展。至清代光绪十八、十九年,沩山一带瓷厂多达480余家,龙窑100余座,年产瓷器800余万件。

清末,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创烧成功。

湖南醴陵以首创釉下五彩瓷而闻名世界 , 其釉色晶莹淡雅 , 别具特色。

微信图片_20220815154226.png

1905年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先生 ( 时任民国总理 ) 在醴陵创办湖南官立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制造总公司,引进当时最先进的陶瓷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产学研一体。1908年,湖南瓷业公司创烧釉下五彩瓷,开启了中国陶瓷新纪元。1915 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 , 醴陵釉下五彩瓷扁豆双禽瓶一举夺得此次赛会的金奖 , 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自此 , 醴陵陶瓷名扬华夏 , 风靡全球。

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窑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形成了享誉中外的“醴陵窑”品牌。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恢复釉下五彩瓷生产。

1958年,醴陵瓷业总公司艺术瓷厂成立,1964年更名为群力瓷厂。数十年来,群力瓷厂承担了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机关、国家重大节庆纪念、国家礼品等烧制瓷器的任务。1958年,群力瓷厂开始为毛泽东生产胜利杯等生活用具。1974年,群力瓷厂为毛泽东设计制作餐具、茶具等专用瓷,为当代醴陵瓷中的极品,被称为“毛瓷”。群力瓷厂也因此被称为“红色官窑”。

醴陵瓷器的历史,也是技术革新带来的艺术发展的历史,这样的进步历程,持续几千年绵延至今,醴陵成为湖南仅有的历尽千年窑火不息的制瓷名城,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红网

作者:易武

编辑:颜洪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2/08/15/117220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